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西迁之路
萨克游牧区到伊塞克湖的岸边,

    从北疆塔城到南疆喀什轮换。

    面对沙皇对新疆的侵袭,

    他们果敢坚毅、无所畏惧。

    面对沙皇的威胁和利诱,

    他们有着浩荡的英雄正气。

    整整经过三十八年的戍边,

    锡伯族人口增至八千。

    八千人的后勤供应,

    让锡伯族人进退两难。

    锡伯族人聚集在大帐里,

    众说纷纭议论纷纷:

    一派认为朝廷的口头许诺,

    戍边60年可以返回东北老家团聚,

    既然归期已经不远,

    何苦再费千辛万苦开挖此渠。

    反对派的头领公开讥笑图伯特:“

    如果你挖成此渠,

    我就笑死在炕头上。”

    图伯特拔出佩剑高高的举起,

    对着桌案劈了下去。

    “咔嚓”一声桌案碎成两断,

    图伯特大声说道:“

    谁要是反对开挖此渠,

    就是我今生的仇敌。

    他的下场就和桌案一样,

    永远也得不到祖先的原谅。”

    图伯特抬脚走出大帐,

    双手扬起迎着升起的太阳。

    “我图伯特恳请祖先的明示,

    您的子孙在新疆盟誓,

    开挖察布查尔大渠,

    锡伯族人将世世代代在此安居,

    永镇北国的边疆直到万世。”

    图伯特总管高瞻远瞩、力排众议,

    选派四百劳力分成两班轮流苦干。

    工程开工后并不顺利,

    想让伊犁河水上岸真的很难。

    图伯特不知究竟下手在哪里,

    但他不愿轻易的放弃。

    正在他犯愁苦恼的时候,

    他看见一头牛沿着河岸走。

    他眼睛一亮受到了启发,

    沿着耕牛走过的路线马上开挖。

    结果一举成功,

    伊犁顺流直下。

    嘲笑他的反对派首领,

    沉默地注视着河水一言不发。

    灰溜溜地走回大帐,

    再不敢把嘲笑说给大家。

    整整过去了七年,

    挖成了长200余里的“察布查尔大渠”,

    灌溉了上万亩的良田。

    在边疆辽阔的原野上,

    在伊犁河的两岸边,

    造出了星罗棋布的肥沃田园。

    往日荒凉的土地变成了肥沃的“粮仓”,

    牛马放牧在山脚下的草场,

    远方白雪皑皑的乌孙山,

    见证了锡伯族人胸怀的伟岸。

    滚滚西去的河水,

    波涛汹涌一往无前。

    谁让伊犁和从此驯服,

    是英雄的锡伯族人不畏艰难。

    捍卫统一建设美丽的边疆,

    后代铭记你们不朽的功勋。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

    锡伯族人怀念西迁的亲人。

    他们把这一天称为“杜音拜专扎坤”,

    欢聚一起,共进野餐,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