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36.第三十六章
的技巧。什么男方父母脾气好,老实人,闺女嫁过去不受罪。然后又夸谢意,长的白净斯文,从来没跟村里任何一个人红过脸,争吵过一句。

    还诅咒发誓说,自己说的没有一句假话。

    事实上,李媒婆是没有说谎,谢家父母脾气是好,谢意也真没有跟村里人争吵过一句。可问题是,谢意那身体,一年四季搁床上躺着,门都很少出的,他就算是想跟人吵架,估计也是个难事吧!

    完了李媒婆还来了一句,人家家里就一个男娃,以后老两口挣的钱指定都是你闺女的。将来你闺女生了孙子啥的,也不用担心,家公家婆脾气好,能帮你带!

    当然李媒婆不会告诉朱家人,这谢家穷的叮当响,家里孩子大夏天的连件衣服都没得穿,哪里来的家产哦!

    所以说,相信啥,也千万不能相信媒婆的那张嘴!

    最后把朱家一大家子忽悠的,居然给同意了让两小的给见上一面。

    因为李媒婆还说了一句,“见见就见见呗!反正见了又不是要结婚,有啥亏可吃的啊!”

    就是因为这句话,弄得朱家人好长一段时间后悔不已。早知当初,说啥也不能让两人见面啊!

    给了谢意,家里的三孩子肯定是不能落下的。赵桂英每年在分下来的这一天,会给每个孩子都抓了一把,不过跟谢意不一样的是,吃完了这一把后面指定是不会再有了。

    剩下的花生和大豆被赵桂英放到橱柜的最上层,刚领回来的红薯又让谢卫国给担到了后面的地窖去。

    说是地窖,其实就是一个两三米深的大坑,上头用一块大石板给盖着。当地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打了这样的地窖,专门用来储存粮食的。

    因为是储存粮食用的,这地窖一般都打在自家房子周围。

    其实说是放粮食,也不过是把刚收回来的红薯给放到里面去。毕竟每年分下来的大米是精贵细粮,拢共就那么多,谁也舍不得放地窖。

    虽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这年代的人也朴实的很。但再朴实的地方,总有那么一两个例外。

    比如说谢家庄这个地方,分属于东风公社。公社下面有十个生产队,这十个生产队就有那么一两颗老鼠屎。

    大奸大恶倒不至于,小偷小摸总是有的。大家伙也知道是谁,平日里也能听到一些风言风语的。

    谢卫国在前面担着担子,赵桂英则和谢老头一个背着放了两根粗麻绳的背篓,一个搬了条楼梯跟在谢卫国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