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百零六章 说走就走的旅行
    “喂,萧鹏,你倒是要告诉我,咱们要去哪吧?”杨猛的声音从天上飘来。恩,说在天上还一点也不夸张,杨猛正爬在桅杆顶部做检查维修。玩帆船你可以不会游泳,因为毕竟有救生衣的存在。但是绝对不能恐高,因为桅杆和船帆才是帆船的命根,航行时要时不时的检查桅杆,而郭川号的桅杆能有60英尺高,算起来那就是六层楼的高度。所以航海旅行的时候,一定要有个不恐高的船员。

    萧鹏则在调整前帆,听了杨猛的问题,萧鹏咧嘴一笑:“咱们走一趟海上丝绸之路如何?”

    华夏的海上丝绸之路,那可是历史悠久了,从秦汉时期成型,到宋元时期发挥到鼎盛时期,后来一点点没落,然后又再次辉煌。

    在汉书地理志中,就记载了当时有海上的交通路线,载运杂缯也就是丝绸出口海外,公元前的华夏就有了东海和南海两条起航线,不要忘记,华夏南方是南岛人种的发源地,先秦时期称之为百越民族,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他们拥有优秀的航海经验和冒险精神,足迹遍布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现在什么新西兰、夏威夷、马达加斯加都有其后裔分布。而在先秦时期在现在的广州和徐闻建立了贸易港口,这也为今后的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而到了西汉末期,海上上丝绸之路才真正的形成并且开始发展,西汉时期,南越国与印度半岛之间的海陆已经开通,汉武帝灭南越国后,拓宽了海上贸易规模,海上丝绸之路正式兴起,根据史书记载,那时候的航线从徐闻合浦出发,经南海进入马来半岛、暹罗湾、孟加拉湾到达斯里兰卡。

    后来的魏晋时期,海上之路进一步发展,在三国时期,孙吴为了同曹魏刘蜀作战,积极发展水军,当时的孙吴造船业已经领先全球:船体大,龙骨结构质量高,而同时孙吴的丝绸制造业已经远远超过两汉的水平与规模。所以魏晋之后,开辟了一条沿海航线,广州又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经南海海域,直穿西沙群岛海面抵达南海诸国,穿过马六甲海峡,直驶印度洋、红海、波斯湾,对外贸易涉及达十五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经常看络,里面的主角穿越到唐朝去,又是发展海军去琉球和台岛去抢粮食,又是去南海寻找香料岛,其实这里面有很大的漏洞,因为在唐朝之前,我们勤劳聪明的祖先们已经跑到红海玩去了。更何况那些络里提到的南亚小岛呢?

    不过有一点确实没错,那就是隋唐时期,确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期,广州那时已经成为华夏的第一大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口城市。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各国的航线,已经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了。如果说隋唐之前,海上丝绸之路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补充形式,到了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华夏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那时候这条航线被人成为广州通海夷道,这便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在那时,对外出口的商品主要是丝绸、瓷器、茶叶,而往回进口的则主要是香料花草和一些供宫廷赏玩的奇珍异宝。这种情况一直延伸到宋元时期。

    由于宋代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明显提高,指南针也开始广泛应用,华夏商船的远航能力大大加强,私人海上贸易也在政府鼓励下极大发展,这样,华夏丝绸和瓷器对外传播更多,范围也更大。

    直到十五至十八世纪,欧洲人相继进行全球性海上扩张活动,开启大航海时代。那时候的海上商业活动常常伴随着战争硝烟和武装抢劫。就像著名的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六十多艘长约七十米宽约二十米的大船在海上那就是无敌的存在。当时的斯里兰卡国王跟郑和要过路费,让郑和直接逮了起来送回京都当吉祥物去了。。。。。。而那时期华夏还有了广州到拉丁美洲的航线,由广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