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905章 既然猜不透,索性不猜了
    滕紫屹严令只围困,不得贸然出兵。秦大勇在襄阳可算是憋坏了。

    如今盗骊一来,便是雷厉风行的紧急部署,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刚开始秦大勇还有所怀疑和保留,结果看了盗骊的攻城计划之后,秦大勇对盗骊也不得不写个大大的“服”字。

    若论作战能力和统帅全军的无敌魅力,滕紫屹自然首屈一指。

    可若论战术上的阴险算计和兵法上的运筹帷幄,谁都不是盗骊的对手。

    他的作战计划经常是天马行空,却设计缜密,布局严密,算计对手环环相连,丝丝入扣。

    最后的结果验证了盗骊的深谙兵法,和熟控人心。

    经过了三天三夜的浴血奋战,襄阳被攻破,西凉大军涌入襄阳城内,再往东便是一马平川。而西凉最为强盛,可以横扫天下的就是精锐骑兵。

    水军都打胜了,步兵和骑兵,东雍根本就不是对手了。

    秦大勇以为盗骊一定会乘胜追击,一举拿下东雍的三分之一领土,功成名就地会西凉大受封赏。却没想到攻破了襄阳之后,盗骊就做起了襄阳的土皇帝,安抚百姓,颁布军令,清扫土匪贼寇,建设受创后的襄阳城。这是拿襄阳城当家一般经营了。

    还是说盗骊打算将襄阳作为以后作战的大本营,他有着更为长远的谋划?

    秦大勇是个粗人,打仗冲杀,取敌首级自然是一把好手,可是说到要用脑子,他就有些头疼了。

    既然猜不透,索性就不猜了。

    然后全军在襄阳城内百无聊赖的一待就是足足的三个月,秦大勇浑身上下都快长毛了,眼看秋去冬都快来了,可是盗骊依然按兵不动。

    更更更为奇怪的是,西凉朝廷那一边,从女皇陛下到熙公主殿下,乃至于到滕驸马那儿,都对这边的战况不催不过问,只是每隔一段时间对前线将士嘉奖一番,犒赏三军的丰厚程度,好像他们已经拿下了整整一个东雍了似的。

    可是既有钱粮金银,又有军功封赏,尽管日子无聊了一点儿,可是士气还是极其高涨的。底层的士兵都在说,以往跟着滕驸马那是有面儿,走哪儿都腰板子直直的,现在跟着盗骊那是有钱,走哪儿都财大气粗的。

    反正,这忠诚度和仰慕度在一道又一道朝廷的嘉奖令之下,迅速地培养起来了。而盗骊也极其会经营,那种奸商本质,在带兵练兵上面也得到了极其有效的回报。

    反正过程秦大勇都还没弄明白,可是个个队伍之间中层的真正带领着士兵方向的都是盗骊八骏院的人。他们不身居高位,也从不争抢军功,只干实事,身先士卒,让名让利,不过是三个月的时间,就收揽人心,形成了以盗骊为核心,以八骏院人才为各条线支点的极其巩固却不令人反感的统治。

    军队的完全忠诚度,有了。

    军队的有效指挥权,有了。

    沿途收编,襄阳城内又招兵买马,雄厚的兵力,也有了。

    是时候该出兵一战,再添一笔滔天军功了。

    可惜,秋天挥一挥手,走了。冬天来了。

    这东雍的冬天比起西凉的冬天可更要命了。以前只听说东雍四季分明,鱼米之乡,可是谁都不知道东雍的冬天竟是这般变态的冷。

    其实要说冷,西凉或者说北汉那可比东雍冷多了,有些城池那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派白茫茫的景象,但是西凉的冬天就只是冷,比不得东雍的冬天寒气直往身体里钻,刺骨钻心。冷得骨头缝里都像是灌入了冰水要结成冰似的。

    在这样的气候和状态下,实在不适合出兵,秦大勇自己都不太敢出门。他是第一次见到一大早起来,自己的营帐门上居然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