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这一噩耗,百官们的心里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打了几个月的仗,河靖城内的兵力众人都清楚。藩兵共有四万,以朝廷的十万兵力,想攻下河靖城,是迟早的事。
这三万精兵犹如从天而降,打了神卫军一个措手不及,也令百官们心中忐忑惊惶。
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是否要派兵增援
还是令神卫军原地休整,不可再轻易攻城
以后不会再冒出精兵来吧
万一再吃败仗,或是彻底溃败,朝廷颜面何存
这战报送得再快,也是十几日前的事了。这十几日内,神卫军到底如何了
天亮后,大朝会如期举行。
百官们各自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凑在一起议论神卫军战败之事。免不了有些人说些丧气话,诸如“周勇太过年轻又无资历不足以担主将之重任”“皇上当日若派沉稳持重的武将当不会有此大败”之类的不和谐话语。
直至天子临朝,百官们才各自住嘴,恭迎圣驾。
盛鸿熬了一夜,眼里有了些血丝,下巴上也冒了些胡茬。有种落魄颓唐的俊美不过,谁也无暇留意这些。
大朝会一开始,盛鸿便命中书令赵奇宣读昨晚送至宫中的战报“神卫军大败一场,赵中书令将军情战报宣读一遍,免得众臣心中存惑胡乱猜疑揣度。”
同样熬了一夜的赵奇,眼中也有不少血丝,神色沉凝地宣读了战报。
百官们听了之后,神色各自异样,有的面上已露出仓惶之色。
坐在龙椅上的天子,目光扫过众臣的脸,沉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周将军领兵攻打河靖城,后方军营遇袭,委实出人意料。这一场败仗,也非周将军一人之过。”
“众臣不得私下非议。”
“朕和诸位阁老尚书们昨夜已经商定对策,准备派兵增援。”
平藩要紧关头,此时绝不能撤兵。只能派兵增援天子做出这等决定,并不稀奇。只是,天子打算派谁领兵增援
文官们尚未吭声,武将们已纷纷自动请缨“末将愿领兵前往增援”
“恳请皇上,容末将领兵前去。末将愿立下军令状,在三个月之内攻破河靖城”
“末将也愿前去”
武将们争相恐后群情激昂,倒也不全是为了立功。更多的力挽狂澜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感。
盛鸿将这一幕看在眼底,心中热血涌动,恨不得亲自领兵前去。
奈何天子得坐镇朝堂,想亲自领兵去平藩,文武百官怕是会齐齐跳出来反对。
盛鸿按捺下这个冲动,缓声道“神卫军大败一场,死伤颇重,现在情形如何,朕亦不知。为了稳妥起见,朕欲请尹大将军亲自领兵前去”
文武百官们一愣,齐齐看向站在武将之首的男子。
这个男子,已年过四旬,身体依然健壮,右胳膊却略显无力。不能再持刀杀敌,也不能再拉弓射箭。
正是尹大将军。
尹大将军这几年一直在府中养伤,几乎未再入军营。只在大朝会时,才会上朝露个面。
不过,尹大将军在军中的威名并未因此受损。
天子张口派尹大将军领兵增援,武将们第一个反应就是,确实没人比尹大将军更合适了。
神卫军吃了一场打败仗,周勇身为主将,要负起主要责任。是否能稳住军心,委实不好说。有尹大将军前去,至少军心能立刻稳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