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六十四集 水墨神韵
如雾里观花,绵绵若存;

    水中望月,若即若离。

    意境之浓厚,空灵隽永,石面辅之以“黑纹绺”的釉质晕散,神奇如水墨皴染,单一的黑色散射成五彩的墨华:青、靛、蓝、黑、墨,达到渲染画面形象,虚实明暗的变化效果。

    边沿包裹着鹅黄水流漆巧色,观之墨里透青、层次分明,立体透视感强,拉近了画面与典故的时空距离,让尘封的典故再次生活起来,这种通感的效果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烘托了主题,从中流转出空灵的精神意韵,在画面上表现为简洁洗炼、突兀峭拔、空明幽远、含蓄婉约。

    汀江水墨石上的“黑纹绺”与“白纹绺”的阴阳交融,呈树枝放射状流布于整个石面,墨块的“晕章”与“点滴”这两个基本元素,在晕染和留白间建构“似与不似”的水墨写意情趣,这些“黑纹绺”与“白纹绺”所呈现的点、线、块、面,是我们通常所说晕染与留白,它的阴阳变化所诠释的水墨用笔的皴、擦、点、染,用墨的浓、淡、干、湿;笔中飞白取气,破墨取韵,隐藏在黑白阴阳变幻中的“气韵文心”,被我们中国人以“文气”与“士气”的民族气质世代相传。

    汀江水墨石面上的“黑纹绺”与“白纹绺”,在成像上呈现“白底黑像”、“黑底白像”两种风格的黑白画面。

    汀江水墨石中的“黑底白像”是以黑衬白,突出空间的厚度与深度:它是真正意义上泼墨形成的墨花;是墨团之中自由独立的天地;是笔墨飞白的放大与提升;是水墨晕染后,留白的“凹凸花”与“点滴”。

    它形似古篆籀中,疏密穿插的分间布白,同样兼备笔墨气韵的特点,在黑白幻化中重新建构“似与不似”的意象,自然成画;是泼墨团中搭建的“文心雕龙”;它把墨的挥洒当作笔意的建构,是墨中有笔的自然存在。

    “黑底白像”是大自然在水墨写意手法上的入禅与出禅;它是水墨画创作上的逆向思维:水墨晕染的留白幻化成空灵的意象,它打开了水墨创作上时空营造的死角;

    晕染与留白可以相互转换成像的理念,为我们在意韵的营造手法上另辟蹊径,留下自然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