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你想认识石界才女吗?
 收获更多快乐与感悟。

    她讲了一个故事:

    leonardcohen说,“如果身处这个音乐界已经令你头大的话,你不妨想想,其实荷马、但丁、弥尔顿、华兹华斯,他们都是你的同行;你从事的事正是他们当年从事的,那就是开掘人性的力量,我是个小诗人,一个无名小卒,这并不是谦虚。”

    这个故事给她很大启发,一次在火车上,与石友同行,石友问:“你们整天面对那一块块石头,会不会很腻味?”

    当时她莞尔一笑:“这就是工作与乐趣同在,如何会腻?”

    早前看到leonardcohen上面那段话,她终于找到更高妙的答案:“如果身处这个圈子感到头大的话,不妨想想,其实,郑板桥、白居易、苏东坡、米芾,乃至康熙、乾隆、雍正……

    “都是我的同好,

    “我今天做的事无非就是他们当年感兴趣的事。

    “哗,瞬间化疲惫为喜悦。

    “在我心里,任何佳石一如任何鲜花,呈现时皆具庄严相,它们常常美得令我看不清,却让我倍感从容,爱上石头以后,有时,一人独坐窗前,总觉得古人的话穿过历史烽烟,越过群山峻岭,从云端传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我想,玩石的人,一定是喜欢怀旧的人,他们对已逝的一切,怀着强烈的眷恋,对传统的文化,有着刻骨的偏执,因为他们知道,唯有经过天地淬炼,浪淘沙洗的精华,才真正具有永恒的大美。

    “我想,玩石的人一定是心理承受力极强的人,也许有的人在试图寻求一种,心无挂碍的洒脱,而玩石人却在寻觅那些即将被人们遗忘的美好,尘归尘,土归土,之后的岁月,从不去想后人会怎么看我们,因为,玩石人都是充满自信的,懂得自我欣赏的,他们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一种神秘的氤氲,那是一种永恒,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了然,不足为外人道也。

    “年轻的时候,常常幻想自己在中年的时候,能够参透生死,玩石之后,才恍然,能玩石,也就能学着做一个参悟者,翻阅历史,体味今朝,你我,总怀着一份美好的心境,从古旧的石玩中,参透短暂与永恒的距离,从残损与沉厚的包浆中,领悟取舍与坚持的意义,从柔和与冰冷中,参悟奋勇与执着的信仰,玩石人,是一个哲人,于案前,独对藏石,遂有了,天高地邈,物我两忘的境界,有了遗世独立的清新与爽朗。”

    怎么样,想不想认识她,想的话,赶紧去柳州石都找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