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百一十一集 美在自然
 美学?不就是侯老“三字诀”排第一位的美吗?虽然侯老有讲到美的概念,但专门听人讲美学,这还是第一次,九龙很想听听,雷先生讲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雷先生讲起课来,依然是声如洪钟,句句冲进九龙心里。

    雷先生讲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奇石之所以又叫观赏石、雅石、美石、供石,皆因有一个美的内涵。

    但是,如果我们承认人的美感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奇石赏析的社会实践中,对奇石之美的本质和美的形态加以探讨。

    首先,奇石之美在于它是自然之物。

    地球有五十亿年的历史,人类的出现不过五百万年,人类本来是从自然中产生的,是“自然之子”。

    可是当人类社会一出现便与自然形成了一种对立的关系,从原始人类的敬畏自然到现代人类的改造自然,莫不如此。

    但在人的心灵深处,始终存在着一种回归自然母体的情愫。

    现在提出的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也是人类心灵的一种回归。

    现代环境美学家如卡而松则进一步提出了“自然全美”的命题,意思是凡自然之物都是美的,这与中国传统美学中,庄子所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有相似之处。

    老子说的道,“道法自然”就有自然的意思。

    第二,奇石之美还在于它是自然中稀罕之物。

    从奇石赏析来看,不外立体欣赏、平面欣赏以及平面欣赏与立体欣赏相结合这三个方面。

    而这都要把对奇石的型、质、色、纹等自然属性的考究作为切入点。

    那末,在自然造化的作用下,奇石所特有的,非常见的或型、或质、或色、或纹或其组合就会令人惊叹自然造化之功,而受到一种美的震撼。

    所以奇石之美,一个“奇”字,切中要害。

    第三,奇石之美还在于它的社会属性。

    现代经典美学认为,美的社会属性是因“自然人化”才使自然属性转化为审美属性。

    就是说,奇石之美,既有客观属性的一面,同时又有作为社会中的人的赏析者对其能动性的、创造性的反映的一面。

    当你从河滩上采撷到一枚你认可的卵石时,这卵石的性质就变了,它由原生态的“自然之物”变成了“为人之物”。

    它的美既是天生的,也是你认同的。js3v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