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百二十三集 老骥伏枥
铁大汉沉思片刻,侃侃而谈。

    王老,笔名海涛,中国收藏家协会顾问。

    在鹭岛,玩奇石的人不少,但80岁高龄依旧走南闯北,“玩”出了不小名气,还“玩”出了一间中华奇石馆,就只有王老了。

    王老,身体硬朗、走路生风,他曾经说过,玩石头其实就是在寻找自己的童年,忙起来,根本没有时间生病。

    石头玩了20年,王老对石头价值多少钱并不以为然,他更看重的,是经过天地造化、流水冲刷赋予石头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王老为自己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1000多件奇珍异石找到了一个“家”——位于古龙酱文化园内的中华奇石馆。

    与奇石结缘,王老是被水晶的磁场所吸引,此后,王老对奇石的痴迷“一发不可收拾”。

    石头,在他心中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20年了,老先生一直在大自然中“深读”这本书。

    有一次,王老在柳州买到了一块红色的奇石,上半部滚圆滚圆,像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

    王老在雇人搬运到下榻的酒店时,住在他对面的一位日本商人看到了,便跟到客房来,出高价要买下这块石头,并对王老说:“这石头放在贵国,只是件工艺品,到了我们日本,可就成国宝了,红日象征我们日本国。”

    王老当场婉言谢绝了那个日本人,并风趣地答道:“这石头在我们中国也是珍贵的,它象征我们伟大祖国正如旭日东升,蒸蒸日上。”

    “过去,奇石交易市场尚未建起,所以找石头常常是经过飞机、火车、汽车、摩托车、马车一番周折,再靠双脚走路,那时候物流业还不发达,把石头运回鹭岛也是颇为费劲的事情。”

    王老一想到玩石的困难,不免感慨。

    如今,全国除了西藏没去,大沙漠、大草原、偏远山区都留下过王老找石头的足迹。

    他笑说,到贵州学会了骑马,到大沙漠学会了骑骆驼。

    现在,只要哪里有奇石展,他都会“飞奔”到现场淘宝。

    “每一块奇石背后都有一个传奇故事。

    “在喜欢的人眼里,这些石头价值连城;在不喜欢的人看来,这些石头什么都不是。

    “赏石文化,不但费眼,还要用心”……

    王老曾经说过,奇石是大自然的结晶,任何工艺品都无法比拟。

    如今,王老正潜心于写一本石文化的书,让更多的人了解石头这一人类文明的“母体”。

    铁大汉所说的王老,其实还有一个身份,他以前是体制内的官员,但对石友从来没有架子,这也是铁大汉尊重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