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百二十八集 鹭岛石痴
并没有急于发表意见,他很想听听甘总作为一个企业家,是怎么喜欢上石头的。

    甘总也不客气,他打开话匣子,回顾了他第一次接触石头的故事。

    那是在2006年,他因参加鹭岛园博园岭南奇石馆的设计施工和投标,欣赏到福建藏石大家王老、王天然、傅金川、韦总等名家作品,并为之震撼。

    尽管没有中标,他却爱上了石头,他用了两年多的时间,阅读奇石杂志,学习赏石理论。

    2012年,他参加了中石协在阿拉善左旗组织的观赏石鉴评师培训。

    为了将赏石理论运用于实践,学习班结束后,他顾了个车,和司机俩人开始了他戈壁滩的觅石之旅。

    寻找石头是一个艰辛的探险过程,茫茫戈壁滩上,看不到任何生命迹象,只有他和司机,油然而生的孤寂和空旷,让他内心忐忑。

    当黑夜降临时,他俩住在牧民家,四五个人挤在一个土炕上,他几乎是彻夜不眠,望着星空数繁星。

    在牧民家中,一块美石走进了甘总的视线,牧民要价5万元,牧民说曾经一个上海人在这里1万元买的石头,回去就卖了10万,牧民期待着传奇,甘总却希望以最低的价格收购此石,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二万八千元拿下。

    得到一块心仪的美石,心里像吃了蜜一样。

    甘总说,他欣赏这块石头,基本上是按照沪市许会长的赏石理念,一块好石头要看六个面为基准。

    这块石头就可以看六面,即可以看如意崖,也可以看传统石,做好底座后,他把它命名为松山飞崖。

    回到鹭岛,他将这块美石与鹭岛的朋友一起分享,并在鹭岛园林盆景雅石展中获得金奖。

    甘总淘石觅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仅这一年的时间,他就走进了很多奇石产地,走进宿州,走进柳州,走进左旗,走进石家庄,走进昆明泛亚石博览会,参与了很多全国的赏石活动,他深切体会到,与名家交流,会得到质的飞跃和视野的进步。

    甘总认为,看一个人的赏石起点如何,只要看他收藏奇石的格调,就可以判断出他内在的品味。赏石文化,造就了很多诗人、文人和艺术家。

    观赏石,是发现的艺术。

    一方石头,石农捡回来,也许就是一块石头,只有你用内在的美学诠释了她的灵动、她的文化内涵,才会赋予她美的价值。

    甘总在大学学的是工业设计,学过素描、色彩,选修过插花、摄影和绘画,对美的欣赏总有一种潜在的兴趣。

    赏石,源于艺术,又发散于石的诱惑。(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