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27.第二十七章
号房就那儿。”

    霍长歌道过谢,伸手取了锭银子丢过去。

    那衙役双手接过,急忙说句吉祥话。

    “祝爷您三元及第,蟾宫折桂,步步高升。奴才先去当差了。”

    衙役并不怎么读过书,这句话他还是和邻居家的穷秀才学的,次次都说这一句,也只会这么一句。

    但是每每说完这话,那些爷们都是一个个笑逐颜开的,甚至还有多给赏钱的。

    不过今日,这位小少爷似乎并没有要多给一锭银子的意思。

    衙役虽然遗憾,却还是很满意兜里的入账,高高兴兴的走了。

    霍长歌也很快找到了号房。

    县试第一场,算得上是最重要的,被称为正场,在其后选择县案首的时候,参照的比重也是最大的。

    这一场考两篇文章,一首五言六韵诗,再默写一段《圣谕广训》。

    很快试卷就发到了霍长歌的手上。

    当朝的县试有规定,府县可自行规定,是否正场分已冠题和未冠题。

    显然,此次县试是分的。

    因为霍长歌今年方十四,还未足岁十五,因此做的是未冠题。

    只见薄薄一张纸,折成四折,扉页是霍长歌的姓名和户籍,打开之后便是两题。

    首题为,“如用之。”

    次题则是,“与其进也。”

    首题是出自《论语·先进》,次题则是出自《论语·仁爱》。

    此番题目并不如何难,只是因为不难若是想要出挑还需花一番功夫。

    霍长歌沉思片刻,列下一条条自己所想到的,随后在稿纸上草草写了一遍,这才开始一笔一划认真仔细的将自己要写的话付诸考卷之上。

    他写的极认真,甚至连额头上的汗水滴落下来了也不曾注意。

    霍长歌虽然写的仔细,但是速度却也不算太慢。

    不过一个上午,两篇文章便已经完成。

    用过了午饭。下面还有一首通场试题,一段《圣谕广训》的默写,皆不算太难。

    霍长歌写完这些题目的时候,又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是否有错字漏字,或者谬误之处。

    做完了这些,他抬头,发现才寥寥几人交了卷。

    霍长歌考虑片刻,也就站起来,走到了考官面前,将考卷呈上。

    霍长歌走出考场的时候霍长益还没有出来。

    霍长益考试也在东栅,一应俱全,不用担心,霍长歌也没等他,直接离开了。

    文县的县试共有五场,一日一场,最迟第二日午后便可出榜。

    得榜者第三日便能再次参加下一场考试,若正场都未能考过,那便是没有机会了,只能等候明年的县试。

    霍长歌对于第一场还是有些信心的,他只是在意,怕是要夺得案首还差一些。

    这样想着,霍长歌忍不住问系统。

    系统嘀了一声。

    一听到“大礼包”三个字,霍长歌便想到了占据他储物空间整整一个格子的《十年科举十五年模拟》。

    霍长歌的内心是拒绝的。

    霍长歌回到老宅,沐浴更衣之后,霍长益还没有回来。

    霍长歌也不等他,直接在自己房里用了饭,然后早早便睡了,甚至连霍长益什么时候回来的都不知道。

    第二日一早,霍长歌神清气爽的起来,用完了早膳便瞧见周正急急忙忙的冲了进来。

    “二二二……”

    你才二!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