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李恩熙的调侃李梦龙也无话可说,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啊,他也确实就是这么想的,从剧本出来开始他就已经在做着筹备了,像是最为基本的卖点就定位剧本是由徐贤写的,至于他的名字就能省则省,毕竟有人会冲着徐贤剧本的面子来看电影,会有人为了他李梦龙来吗?
单单这一点就可以想出不少的卖点呢,比如说什么真人真事改变啊,什么徐贤亲身经历事件啊,再顺带着编造出一些徐贤写剧本的时候累到住院吐血什么的,悲情攻势很容易获取大众的同情心的,虽然听起来卑劣了些,但只要片子本身不是特别水、不至于对不起观众就好。
既然从徐贤一个人就能扩展出这么多的卖点,那少女时代这个名头不加进来一起利用那都说不过去呢,所以考虑再三李梦龙觉得干脆把少女们统统拉过来当主演算了。
本身用谁不都是用嘛,而且少女们中本身也是有演员的,允儿、侑莉甚至是郑秀妍这种都是可以考虑作为主要角色的嘛,反正剧本都是自己弄的,了不起为了迁就她们的演技再修改一番就好。
这样一来噱头就更足了,这李梦龙脑海里就已经闪现出好几个宣传的口号了:少女时代自传电影,记录她们的少女人生;如果你的青春回忆中有那么一个组合,请来电影院和她们一起回忆往昔;这不仅仅是她们的青春,也是和你们一起的回忆!
不得不说这些口号都还是比较有煽动性的,毕竟少女们不夸张的说也勉强算是那几年的现象级符号之一了,大家可以不喜欢她们,但总归知道她们吧?这由她们引出的回忆那是不是不要太多呢?
少女们的号召力李恩熙还是相信的,但让她有些担心的就是这部电影的受众人群了,或者说记忆中有少女们存在的、会来电影院贡献票房的可能更多的还是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甚至是高中、大学的学生居多。
而众所周知中年人的消费能力才是最恐怖的,而这帮人偏偏貌似和少女们的交集又不是那么多,关键是这回忆是不是有些太近了?这满打满算少女们刚出道几年,这就开始卖回忆了?貌似大家还不至于这么健忘吧!
李恩熙倒也不是过来胡搅蛮缠的,说的也都是电影的痛处,好在李梦龙对于这点也算是提前有所考量:“虽然最初的卖点是少女们,但是我不也加入了很多其他年代的元素嘛,可以说少女们只是个引子,在电影中大家会找到属于各自年代的回忆,当然这是最完美的情况下!”
而不完美的情况就不用李梦龙来叙说了,李恩熙自己也能想象的到,无非就是大家痛斥这就是一部靠明星炒作来的宣传电影嘛,所以归根结底手段只是辅助,最后拼的还是电影的质量。
同样是被所谓的噱头骗进电影院,好电影自然会收回口碑,而烂片则只能收获谩骂,很是公平不是嘛,而李梦龙也不敢担保自己拍出来的电影大家一定会满意,只能说尽力吧。
两个人的这碰头会远比说起来复杂的多,单单从时间就看得出,两个人先是讨论到了中午,吃过午饭后这边的人就陆续的在增多,最后连罗导都被叫了回来,毕竟这公司又不是他们两个人的。
好在说服起来到不算是特别困难,李梦龙准备的足够充分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大家对他有信心啊,在李梦龙没有经历过彻头彻尾的失败前,大家还是愿意给予他无穷的信任的,而这将转化成多大的压力就只能看他自己了。
事情说道最后单单那边记录的就已经打了茫茫多的文稿,但还有个小小的事情需要立刻拍板:“咱们这电影有名字了吗?”
确实这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下,否则大家以后谈论起来总不能就说是“那个电影”吧,而且这个名字也不用太正式,电影的名字只是个符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