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23.23
之路无望,把希望放在了贾宝玉身上,虽然平日里嫌弃的要死,但是打心眼里觉得,贾宝玉以后必有一番大作为。加上长子已经没了,长孙年纪太小,指望他也要十年二十年之后了,贾政等不到那个时候,而贾宝玉,无论年龄还是资质,都是上佳之选,于是,每天回来,盯着贾宝玉读书,让贾宝玉苦不堪言。

    贾宝玉也不是那种愿意好好学习的人,贾政让他回去练字,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一手好字给上官和同僚一个好印象,贾宝玉领了老子的训示,回去之后,三天描了两页字,其他时间都是和姐姐妹妹们一处玩了。薛宝钗知道之后,自己写了几张塞给他,拿到前面应付贾政去了。

    贾政看老实的拿了字来,心下觉得好好教导,宝玉必定成才,做父亲的,总怕孩子骄傲,更不敢夸奖,于是板着脸骂了一通,又留下了不少到作业,让贾宝玉回去学习。

    有清客相公们就给贾政出主意,“大老爷家的琮二爷,如今跟着一个落第的举子读书,政公何不寻访名师,悉心教导宝二爷,他日必成栋梁。”

    人家说的也对,贾政想了想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有句话这么说“名师出高徒”。而且,一个有人脉的启蒙师傅或者是授业恩师,对于贾宝玉的未来来说,助力良多。再说了,文人喜欢抱团,讲究个同门同科,贾政还真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为了儿子的将来,为了荣国府的复兴,他开始派人出去,打听那些开馆收徒的老先生们脾□□好和教导了多少举人进士。

    虽然贾政认为自家贾宝玉样样都好,但是他内心也清楚,贾宝玉其实没几两墨水在肚里,对贾宝玉更是严加教导,他的“严”,很多体现在把儿子叫出来骂上一顿,骂的狗血喷头,骂的怀疑自我,在把人放回去,最后总要加上一句“仔细你的皮。”

    王夫人对父子两个目前的相处挺满意的,有老爷看管着,婆婆就不能把儿子拘在后院里和那些姑娘们玩耍,开始学着上进,以后远大的前程还不是手拿把攥。把贾宝玉的大丫鬟袭人喊来,细细的嘱咐她,“宝玉是要去读书的,以后也是要为官作宰的,你看着院子里的丫头们,谁要是在他跟前不尊重,引得他不学好,告诉了我,我撵了她出去。”

    袭人自然得到了尚方宝剑,天天把宝玉看的严严实实,要是谁在贾宝玉跟前调笑不尊重,引得袭人马上就是一顿说教。

    这事儿被贾赦当新鲜事说给贾故听,“......要是真是读书的种子也就罢了,贾老二倒是有点强人所难。”

    “这事儿怪贾老二,孩子是好孩子,灵性也是颇有灵性,一定要好好的跟他说,把家里的现状说清楚了才行,整□□着他苦读,也不好生的夸他几句,见面就骂,容易把孩子样的畏畏缩缩不大气。”贾故放下酒杯,“要是珹儿有了儿子,我就慢慢的教他,一天夸上三百遍,让我小孙子的尾巴翘到天上去。”

    贾赦觉得贾故这想法太早,“珹儿刚成亲,就算明年你抱上孙子,他还在襁褓里面,养大了,会读书了,也要等五六年之后了。”最后落寞的说。“琏儿房里,至今才有一个姐儿,连个名字也没有,等闲我也不能见,我抱孙子,也不知道是何年何月呢。”

    两个老男人齐齐一叹气,唉......

    *

    过了几天,贾迎春回到荣国府,见过了老太天,气儿还没喘匀,薛宝钗带着人就来到了抱厦里面,坐屋子里说话。

    一起来的还有贾探春和贾惜春,客居的还有史湘云。几个姑娘叽叽喳喳的进来,屋子里搬凳子倒水的瞬间热闹了起来。

    贾迎春十天不在家,她屋子里的小丫头们清闲的到处跑,虽然能领月钱,但是厨房里不在送贾迎春的份例点心和饭菜过来,这些小丫头没地方蹭吃蹭喝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