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26.26
    26

    把贾迎春和林黛玉这对姐妹接回来,齐静安就派人会娘家报信,安阳长公主知道女儿要回来住上几日,自然是高兴至极,齐静安晚上就跟着佟夫人吃饭,四个女人坐一桌,高高兴兴的,吃晚饭就散了。

    贾珹不在家,贾故又出城去了,家里没个男人撑着,自然也没人上门祝寿,大部分都是送了一份寿礼来,派家里得用的仆人给佟夫人请安,齐静安在贾珹过寿这日回到府里,第二日也是要回到公主府里去陪着公主的。

    到了荣国府这里,去忠武侯府的时候碰了一个软钉子,贾贵出来接了贾琏,恭敬的回话,“因着府里面的爷们们都不在,家里不接待男客,如果是姑娘们请入后院,男客们还请回,回礼稍后奉上。”

    贾琏这几天到了哪儿都被捧着,众人一口一个国舅爷喊得他周身舒泰,到了忠武侯府,被贾贵这奴才面上恭敬,言语上挤兑了一番。

    其实贾贵作为大管家是不合格的,然而军中汉子,数他比较圆滑,这种圆滑还是相对而言的,到了那些世家仆人跟前,吉祥话说的干巴巴的。

    尽管家仆够忠心不够圆滑,但是贾故本身比较孤僻,不喜欢和人交往,所以贾贵这个毛病在贾故看来不算是毛病。

    贾琏被人捧的多了,冷不丁的遇到一个不会说话的,就记上了,带着弟弟们气呼呼的回来了。

    到了史太君跟前,也不敢说其他的,只是说了贾故父子不在,史太君挥了挥手,让贾琏下去了。

    史太君此刻埋怨起来大房的这一双儿女。贾琏没提前使人去送寿礼和贾迎春不往家里送信。京都中过寿都是提前了一两天送寿礼或者去打听人家怎么过寿,也有人当天送了寿礼的,只不过是显得不够亲近,比如贾故爷俩,给自己过寿从来不提前送。而贾迎春,早早的回了那边,必是早就知道了贾珹不在,忠武侯府里不打算给贾珹过寿,却想不起来给府里说一声,这点眼力劲不如探春。

    说到探春,史太君倒是颇为喜欢,把鸳鸯叫到跟前,“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有个金镶玉的项圈,拿了给三姑娘送去。这些天她伺候太太辛苦了,告诉她老婆子都知道。”

    鸳鸯答应了一声,回去拿了一个盒子出来,里面是一个精巧的项圈,史太君点点头,鸳鸯亲手捧着去了贾探春的房子里。

    *

    宫里面,贾元春带着抱琴从太后宫里回来,疲惫的坐在了榻上,抱琴的年纪和贾元春差不多,每日去太后跟前,比贾元春更加辛苦,回到了主殿,还要接着伺候贾元春。

    贾元春拉着她,“坐下歇歇,喘口气再传膳,咱们也说说话。”

    抱琴推辞再三,在脚踏上坐了,主仆两个还没开口,外边的小太监就传信过来,“今儿皇上宿在披香殿。”

    抱琴赶快替贾元春打发了小太监,又回来劝着点贾元春,“披香殿的刘嫔现在有了身孕,皇上必是去看她的肚子的。”

    贾元春拉了她的手“我知道,你不必劝我,我也不是那十几岁的小姑娘,皇上喜欢那鲜嫩的女孩子,我到底是老了,一年到头,也见不了皇上一面,虽然有贵妃的尊位,到底是......我思来想去,让家里送一个女孩子来,早点生下个一男半女,往后也有个依靠,你说呢。”

    主仆两个从小在一处,如今又在宫里许多年,抱琴也觉得这是一个办法。然而操作起来更加麻烦。

    “如果娘娘想要抱养一个孩儿,后宫中姿色不俗的小贵人有的是,挑个听话的,也不算难事。如果娘娘看重血脉,觉得和自个同出一脉才放心,那家里只有二姑娘和宝姑娘合适。恕奴婢多嘴,二姑娘哪儿不合适,宝姑娘......跟娘娘虽然是表姐妹,一表三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