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45.45
    45

    日子对于忠武侯府来说,和平常一样,男主人们出门当差,女主人们在家超操心家务事,再就是婆媳两个因为小妞妞萱儿说上半日的话,林黛玉每日上去去金嬷嬷那里学半天的书画,下午陪着佟夫人。但是对于荣国府来说,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

    史太君前几日听鸳鸯说,薛太太使人给二太太松了两车的银子。这几日二太太出门都带着薛家的姑娘。见人都夸薛家的姑娘好。

    王夫人前几年不乐意出门应酬,但是这个月出门的次数比往常都多,无他,一半是炫耀自家能为娘娘建园子,一半是为了借钱。

    能直接开口借钱的也只有王家和史家,但是谁家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王家那边拿出了一万两,史家这边,每家一万两。

    这才三万两银子,刚刚够买布料,至于做帘子帐子椅搭引枕,又是一笔银子的支出,王夫人觉得头发都能愁白了。

    再就是有些商家为了求庇佑,拿着银子上门,王夫人把银子收下,自然也要庇护着人家,但是这笔钱前前后后加起来才有十万两,加上自己家的三十万,和亲戚家借来的,本家凑得,勉强是五十万两。

    五十万两银子能干什么?在这个因为省亲都涨价的时候,只能把院子的架子给支撑起来,也就只有座空院子,至于给各处安放的家具,买一些摆件,挂着帐子,像是一些奇花异草,山石水禽,这又是一笔支出,何况家里还想养着一个戏班子,建一个道观请个女冠,这一件件一桩桩,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就在王夫人发愁的时候,听说内城那家卖珍品的铺子,是佟夫人娘家开的店。

    事情是这么回事,贾家的几个采买去了佟家的铺子里,看上了好些东西,有那带珐琅的银质大帆船,金子做的奔马,一套红玛瑙的盘子,还有一支雕工精湛的花瓶......林林总总,都是些好东西,一问价格也公道,没有跟着最近的风头涨价,几个采买一合计,把价格往高了报,既能自己落下几个钱,也能显示一下能耐能买到便宜东西,说给王夫人知道,想要支出一笔银子买这些珍品,想着摆在园子里,既新奇又体面,几个人把佟家铺子的里东西赞了又赞,又游说王夫人说价格便宜,王夫人很是心动,就对买办们说“咱们家和忠武侯府都是一家子,你们只管找到管事的,跟他们说,咱们家如今办事儿要用,先借来摆一阵子,用完了还他们。”

    至于还还是不还,什么时候还,那就再说了。而且就是给娘娘用过的东西,他们还敢再要回去?

    几个采买彼此看了一眼,就找到佟家铺子的掌柜,掌柜的一听,这不是巧取豪夺吗?直说自己不当家,赶快去找了佟夫人,把前因后果这么一说,佟夫人当时就恼了,“跟他们说,亲兄弟明算账,何况贾家也不认咱们侯爷这个亲兄弟,那更要明着算账了,拿多少银子来,咱们就卖多少钱的东西。你们看着点,东西都贵重,别让人偷了抢了砸了。”

    掌柜的就跟采买的人说了,“我们都是小本买卖,贵府也是这里有头有脸的人家,何必借咱们这些买卖人的东西呢,银子拿来了,小的把东西给您送到府上。”

    王夫人听了就跟妹妹薛太太抱怨,“那佟氏向来跋扈,如今是家里的大好事,不念着一个祖宗一荣俱荣,倒是跟我说起买卖了,真真是上不得台面。”

    薛太太劝了又劝,把自己家的几件摆件给王夫人送来先使一阵子,话是这么说,但是两姐妹也知道,东西是给了王夫人的了。

    佟夫人等着贾故回来,就跟着他说这件事“那是我娘家的铺子,在京都做了一年多的生意了,从来没碰到过这样的,就是那些宗室人家,人家也从来没跟她似的,借来摆摆,摆完了还你们......我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