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七章 杭州日常
    悄悄的,秋天过去,冬日来临。 北方的冷,冷到彻骨,天上地下,一片白色。 而南方的冷,却是明明万里晴空红日当头,偏偏感不到一丝暖意。 清晨,鬼哭头戴斗笠,背着装着刀的布袋,推开小院的门,牵着那匹瘦马走了出来,然后转身锁上。 这家单门独户的小院,位于杭州城外街道旁边,烟花柳巷周围,是鬼哭租的,花了他800文。 他要带的瘦马去郊外,让它好好走走。 一匹马,平均寿命也就30多年。 而战马的话,因为上战场,受伤难免,寿命还要降低许多。 这匹瘦马,自从在杭州城定居之后,体能就开始飞速下降,胃口也越来越不好,想必时间也不多了。 青石路板上,马蹄咯噔咯噔的走过。 你个卖炊饼的汉子,挑着担子,迎面走来。 在古代,生火着实麻烦,鬼哭因此没吃早饭。 他要了两个炊饼,付了四文钱。 和挑着炊饼担子的汉子错身而过,汉子一路叫卖的走远了。 杭州城外,依旧繁华,不过因为走到这里的难民实在是多了点,导致治安不太好。 一大清早,叫卖声就在街头响起,大多是卖熟食的。 不过相比其他地方,这里就安静许多,因为这里晚上才叫热闹,而白天,无论是忙了一晚的店家还是客人,都休息了。 猛然间,鬼哭看着围了一群人。 上去一瞅,便发现是一人衣着单薄的躺在墙角,裸露在外的皮肤满是青紫,整个看起来硬邦邦的。 鬼哭摇了摇头,那人已经没救了,应该是被活活冻死的,他牵着马继续走,渐渐的,房屋稀疏了起来。 终于,他来到了河边一片空地之处,松开了缰绳。 杭州城的河边多柳树,到了冬天,光秃秃的,十分萧瑟。 马儿一点也没有因为自由兴奋起来,但是在周围慢慢的踱着步子,仿佛悠闲散步的老人。 鬼哭在树下坐了下来,眼睛瞟向了对岸一户人家之中。 隐隐约约,有读书声传入耳中。 “这个家伙,起的还挺早。” 嘟囔着,鬼哭的屁股挪动了几下,卸下背上装着刀的布袋,靠在身前,压低了头上斗笠的帽檐,然后从怀里取出炊饼,一口一口的吃着。 当他把炊饼吃完的时候,对岸那户人家的大门也被推开了,满脸络腮胡子,穿着一身罩袍,挎着腰刀的李文献走了出来,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妇人,那是他的夫人。 李文献和他夫人说了两句,他夫人就关上了,而李文献也腆着肚子离开。 吃完了炊饼,鬼哭拍了拍手,听着若隐若现的读书声:“啧啧,这小子比我还会宅。” 冰冷的日光晒着大地,接近中午,鬼哭牵着马慢悠悠的回到了家,顺道还买了点菜。 也不拴缰绳,任由马儿在院中踱步,往它的槽子里加了点草,然后,鬼哭才摘下斗笠,放下刀,径直到了厨房,取出打火石和堆在墙上的柴,揪了几根稻草,在灶中点燃。 先是蒸了一锅米饭,然后炒了些菜。 用一个大盆盛着,就蹲在门槛上哗啦哗啦的吃。 正吃着,就有人找上门来。 “嗨,鬼哥儿,吃着呢?” “嗯。”鬼哭嗯了一声,加快了速度,将盆中的饭菜刨光,然后随手放在地上,朝着院门口走去。 “王大妈,你咋来了。” “好事情。”院门口,王大妈笑眯眯的说。 王大妈是附近有名的媒婆,她说好事情,是什么好事情鬼哭已经猜到了,无外乎就是说媒。 她为何会找到鬼哭这个名字古怪,又相貌不算的家伙做媒,那就要说到这附近的环境。 距离这里不远,就一处比较著名的烟花柳巷。 不过在那里的,大都是娼,属于穷苦人玩乐的地方。 也因为那里,周围也开始新建赌坊之类的场所。 久而久之,这里便开始酒鬼、赌鬼、娼、嫖客、帮派人士横行。 因为这里的名声,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住在这里,因此这里的房价便宜,居住在这里的人,除了穷人,就是坏人,还有为数不少的妖孽藏在其中。 而鬼哭,虽然面色不善,但是身强体壮,平日里花钱不说大手大脚,但买东西从不讲价,而且顿顿吃肉,生活水平,在一堆穷人中拔尖,也超过了一大部分坏人。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