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3.决心
,都拿出来做月饼给大家分食了吗?

    这就是出人头地,这就是权利。

    吴氏叹了口气,“你有志气,我们做长辈只有高兴的份,只是阿文,别怪大伯娘话说的难听,我们两家加起来也就十亩地,即使累死累活,也供不出一个学子来!”

    陆文当然知道陆家穷的生不起病,更上不起学,他不会像原来的陆文那样冲动行事,在没有钱的情况下,他不会再去陆家学堂,即使只是偷偷听学,他也不会再去。

    这次陆芸娘的事情,已经给他上了一堂教训课,在生存面前,什么坚持都只是个笑话。

    “伯娘放心吧,阿文不会在自不量力,即便想做一个学子,日后也会堂堂正正的去入学,不会在做墙外君子,偷听讲学。”

    吴氏虽然不知道陆文的打算,但是听到他说不会再去学堂外听学,心里松了口气,给三个孩子嘱咐了两句,她就回家了。

    毕竟大儿媳妇已经去主家帮忙做月饼,院子里的菜圃,家里的活,还得靠她收拾起来。

    还不到午饭的时间,武氏就带了几包月饼回来,只见她满脸都带着兴奋,看见陆文坐在炕上,脚着地,急忙劝道,“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在躺躺!”

    陆文很清楚就是因为武氏拦着,大伯娘才不让他出去走走,现在武氏回来了,他当然要就此事和武氏谈谈,“阿娘!如今姐姐离家,如果我还不帮忙做点家里事,这里里外外只靠您一个人,您又能撑多久呢?您别忘了,姐姐走之前千叮咛万嘱咐,让我一定要撑起这个家,我如今已经好了,只是手脚还有些无力,但帮忙做点家务还是可以的。”

    武氏怔怔的看着陆文,不知道怎么回答。

    之前陆文就跟着魔了一样天天去学堂外面听学,回到家里,除了经常叽叽歪歪的背着夫子教学的内容,很多时候都不会帮忙做点家务的,武氏又心疼他身子骨不壮实,也没有多勉强。

    可如今陆文说的也没错,陆芸娘已经离了家,这个家也只有他们两个人,如果在不相互帮衬,即使她做母亲的不在意,但隔壁的大伯家也会心生怨怼。

    “你能这么想,阿娘就欣慰不已了,一句话,千万不可操之过急,要是你在病倒,我们家就在也起不来了。”

    陆文当然明白他不能再生病,毕竟家里不可能再有第二个陆芸娘,对着武氏点点头。

    武氏放下了月饼就打算去厨房做饭,陆文既然说过要帮忙,自然要说到做到,坚持跟着武氏去了厨房帮忙递个水,加个柴。

    武氏看着陆文跟着她屁股后面忙进忙出,心里酸涩不已,看来这个孩子经过这一劫,算是想开了。

    晚上陆丰和吴氏把家里四处都看了一遍,见门户紧闭,才打算就寝。

    躺在床上,吴氏想了想,还是把白天陆文说的话复述给了陆丰听。

    陆丰听了摇头叹息不已,他当然知道陆文求学之心太盛。

    陆文当年周岁抓阄的时候抓到的是一本书,要不然他父亲也不会为他取名文字。

    当初陆理估计也没多想,只是想取个好彩头吧,没想到现在这孩子真的有向文求学之心。

    可是他们这一支往上数上三代都是贫农,家无余产,要不然这次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也不至于到没钱请大夫的地步。

    生活都这么困难,又哪有闲钱去上学呢?就算那族学可以看在他家困难的份上免学费。

    但是笔墨纸砚呢,两家连给孩子打一张书桌的钱都没有,何必让陆文生了这份念想?

    陆丰转身背对吴氏喃喃的说道,“既然阿文说了不会在去学堂外面偷听讲学,事情就这样吧,过个几年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