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一点,戈什金比任何人都清楚,因此真的是随叫随到,非常卖力。
无独有偶,就在戈什金为东岸老爷们的统战工作忙得满头大汗之时,一群来自荷兰西印度公司的代理人们也才刚刚结束了在团结河流域的考察,然后顺着葡萄牙人开辟出来的道路在巴伊亚将军区出海,并在圣萨尔瓦多集会讨论。
按照时间来算,这伙西印度公司的商人们还没得到联合省本土变天的消息。不过大家都不是普通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消息来源,对联合省内部暗流的涌动以及东岸政府插手的深入非常了解,虽然不确信共和派一定会获胜,但也知道会占据上风,因此决定到东岸新开拓地区进行考察,看看有没有机会,就成了他们共同的目标。
毋庸置疑,东岸人本土最好的投资机会其实往往不是在开发已久、富裕繁荣的老区,而是那些人迹罕至、蛮荒遍地的新区,团结河流域其实就是这么一个典型。为了吸引外国资本和人力,东岸人对这种欠开发的蛮荒地带往往会给出非常不错的条件,比如长达50或60年土地租赁权(租金几乎就是意思意思的),比如一定程度的矿产开发权(只能卖给东岸企业),比如在融资上的便利等等。基本上,投资者只需准备好钱,然后办妥外来劳务工的招募、入境事宜,就可以大刀阔斧地干起来了。而这,在沿海发达地区,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注重长期收益,能忍受短期亏损的外国投资者,开始将目光转向东岸内陆地区,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投资项目。毕竟,当年第一批开拓内陆的企业如意大利人抱团投资的森林开发公司就赚得盆满钵满,珠玉在前,由不得大家不心动。
更别说,现在联合省局势动荡,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率都不是很理想,淤积在国内的资本急需一个新的宣泄渠道。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进军海外,在海外配置更多的资产就成了很多荷兰商人考虑的事情。他们的首选投资目的地自然是一海之隔、工商业极为发达且同样是新教国家的英格兰了,但位于南方新大陆的强国华夏东岸共和国同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对这些已在东岸国内有了一定积累的西印度公司代理人或股东们就更是如此了。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由于东岸共和国的强势崛起,英国对于荷兰资本、人才的虹吸能力减弱了不少,很多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因为在东岸有许多生意的缘故以东、西两家印度公司为主对东岸非常熟悉,同时对这个国家良好的经商环境非常赞叹,久而久之之下决定在这里扩大投资也就很正常了。至于说如同大多数人那样去英国投资,不好意思,我对那里还不太熟悉,那里的生活条件也没这儿好,还是敬谢不敏吧。
东岸人自然也是乐意看到这一点的。荷兰人、意大利人甚至葡萄牙人,带着资金和人才来到东岸,给东岸的经济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与此同时,他们还想方设法从人口稠密的意大利、德意志地区招募苦哈哈的劳动力,漂洋过海到东岸开发蛮荒地带,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可以说,东岸内陆地区每一个定居点、每一条道路、每一家林场、每一座农场的底下,都有着外籍非国民劳务工的累累白骨。
这样一种堪称互惠互利的模式,无论东岸方面还是荷兰人方面都十分满意,因此这次开发团结河流域,东岸人第一时间想到了荷兰人,于是便有了西印度公司代理人和股东们的这次集体考察行为。他们已经厌倦了国内的政治斗争,对荷兰省人在西印度公司董事会的发言权越来越大也感到不满,因此开始有意识地转移资产,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东岸共和国,以分散商业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