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快去!多买些李家的香粉,还有王家的腮红……”
高滔滔很欢乐,有个女官看帝后的心情不错,就说道“官家,外间有人说大王行事不够稳重,要好生读书才是。”
高滔滔的眸色微冷,“这等人就该赶出去!”
赵曙没说话,只是微微点头“我去看看。”
一路到了庆宁宫外,赵曙摒弃了通传,就带着两个内侍进去。
庆宁宫作为赵顼的居所显得太大了些,有些空荡荡的。
“回头这里多派些人来。”
“是。”
赵曙一路进去,等到了书房外面,就仔细倾听着。
“……大王,炀帝好大喜功,残暴不仁,为君者当要引以为戒……”
“先生此言值得商榷。”
“大王请说,臣自然会解惑。”
“炀帝修运河并非是为了自己游玩,这是文人的污蔑,不,是前唐的污蔑。”
“大王此话却是偏颇了,那炀帝为了帝位无所不用其极,一朝登基就……三征高句丽不是好大喜功是什么?”
赵曙听到这里有些不满,但却没进去。
“运河沟通南北,于今日也是大宋的命脉。至于三征高句丽,我以为是不得不为之。”
赵顼的声音听着很清朗,而且很自信“高句丽那时在北方对前隋多有威胁,正如同今日之西夏一般。从文帝始,前隋就开始征伐高句丽,只是地形不利,水土不服,导致失败。到了炀帝时,高句丽的威胁依旧存在。
前隋要稳住北方,就必须要清除掉高句丽,这一点都没错。而且当时前隋内部世家门阀林立,江山说是帝王的,不如说是世家门阀的,那等情况下,借着征伐高句丽来巩固皇权就成了炀帝的选择。
可那些世家门阀会眼睁睁的看着炀帝征伐成功?肯定不会!他们在军中的影响颇大,于是征伐高句丽就成了君臣之间的角力,最终炀帝败北。”
赵曙的眼中多了喜色,挥挥手,赶走了身后的内侍。
“大王此话却是过了。”
先生的声音听着有些恼火“那炀帝为何三征?”
赵曙也很想知道儿子会怎么回答,就仔细倾听着。
一声叹息后,赵顼说道“只因帝王不能败……”
赵曙心中大震,只觉得眼中发酸,心中发痛。
是了,帝王不能败!
帝王败了就再无威信,从此沦为臣子的玩物。所以他在进宫之后就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唯恐行差踏错。
“所以炀帝三次征伐高句丽,不过是为了求一胜而已。”
赵顼的声音中多了坚定“而后前唐登台,依旧前赴后继的去征伐高句丽,可见当时的中原形势严峻,高句丽已经成了大患,不灭……不行!”
“大哥,那炀帝就是个好人吗?”
这是赵颢的声音,这个孩子如今跟着赵顼在这里读书。
“不,此人好享受,好面子,为此靡费国力,这是败亡之兆。”
赵顼很自信“炀帝登基时,世家门阀势力庞大,不压制的话,帝王威权会渐渐被吞噬。开运河也能让其它地方发展起来,引入新势力来和老门阀对抗,帝王在中间制衡。”
“这是好办法啊!”
“不算好,这样的结果只会让世家门阀越来越多,最终整个国家都不够他们吃的。”
先生苦笑道“大王一席话却让臣无言以对,罢了,臣请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