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才次辅之议极为恰当,本官以为,内阁当就此事行文各布政使司,严令各地开展自查,并就最终结果上禀,凡有懈怠者,无论官职大小,一律就地开革!”
在孙传庭和卢象升相继表态后,排名第三的陈奇瑜也就此事表明了态度,随后李邦华、杨嗣昌等人也纷纷就此事发言,明确自己在这件事上的立场。
不管真心还是假意,重臣们心里都清楚,今上可是出了名的爱民如子,皇明周报现在肯定已经摆在皇帝的案头,这件事必定会再次引发朝廷政策的一系列变化,各人在此事上的态度很快便会被圣上得知,这个队可一定得站好,要不然的话就会被圣上所厌,那后果可想而知了。
朝臣们猜的一点没错,辰时刚过,带着王承恩来到乾清宫处理政务的朱由检,坐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看报。
当他看到第一版最醒目位置上刊登的吴伟业的文章后,朱由检的心情一下子变得糟糕起来,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举止气度越来越沉稳的他并没有大光其火,因为他心里清楚,这种事在大明应该是有着较大范围的存在,若想彻底予以解决,那就要建立一套新的有效的机制,合理的应对今后类似事情的发生。
朱由检并没有马上召集阁臣入宫议事,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他这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应该比阁臣们更有解决办法,这是时代和眼光给他的财富,是当代的人杰们无法比拟的。
他知道,孙传庭、卢象升等人并非那些尸位素餐的旧式官僚,他们都是从底层摸爬滚打起来的,都不缺乏正义感和良知,只不过因为现在身居高位、国事繁忙的缘故,所以他们并没有机会去探查到这种事情,否则的话,依照孙、卢二人的性格,早就进宫上禀了。
朱由检认为,此类事情的形成和发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千百年来形成的现有体制,也就是全天下已经形成共识的皇权不下乡的问题。
要想彻底解决,就必须打破皇权不下乡的惯例,扩大皇家和朝廷的权利,让大明决策层的每一项政策,都能通过基层组织和人员,完整的落实到每个村落和家庭,使每个守法百姓都能真正得到实惠。
崇祯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