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这般心思,万万不能在李过身前说。
李过似乎觉得高一功犹豫,说道:“投奔朝廷有一个好处,官军我们都打了这长的交道了,自然知道,官军很多将领都是自立一方的,如左良玉,我们即便到了朝廷那边,也不过挂个衔,听了命,给钱就打仗。等休养生息之后,取而代之,未尝不可。”
高一功似乎心动了,他没有行,也没有说不行,而是说道:“既然文大人在军中,就请他过来一见吧。”
李过说道:“好。我这就派人去请。”
不过一会功夫,文安之就到了。
文安之如今五十多岁了,一身书卷气,让人见了不由想到温文尔雅的君子之风。
文安之科名很早,乃是天启二年的进士。只是并没有高升,而是在南京国子监任职,一直在教书。不过在崇祯年间,弹劾薛国观。随即被罢官免职,回到家乡居住。
文安之的家乡就在夷陵。
不过往来兵乱之下,文安之来回躲避,也不是一直在夷陵的。只是一直在鄂西这一片活动,却不想撞到了李过手中。
文安之并非专门来劝说李过的,而是他被李过抓住之后,才生起这个心思。至于他身上的头衔,却真是隆武所封,隆武登基之后,起复了不少人,其中就有文安之。
只是因为道路的原因,文安之才知道。
至于招降李过等人,也不是没有依据的。隆武登基之后,就有大赦,其中就有反愿意哿πe页白锬跻槐使聪硬还手铩n搜杆僭銮勘Γ∥湓诔ど骋舱心剂瞬簧俚钡氐耐练恕幸恍┚褪钦畔字业牟胁浚龉簧偕惫僭旆吹氖虑椤/p>
只是闯营到了湖南会怎么样?文安之心有一点担心,但是还是有把握的。
毕竟南明小朝廷的局面,文安之心中也是有些把握的。即便没有到病急乱投医的地步,但是兵力短缺却是实实在在的,一时间招募的新卒,能不能打,还是两说。如何能比得上闯营残部。
不管上面的愿不愿意,都要面对现实。
存了这和底气,文安之根本没有一点局促的样子,说道:“高将军,李将军。陛下早闻两位将军大名,知道两位将军乃是大将之才,罗贼不识人才,委屈两位将军,只要两位将军愿意投奔朝廷,朝廷定然不负两位将军。”
高一功说道:“怎么个不负法?”
文安之微微一笑,说道:“本官此次来,并没有想过一次能让两位将军弃暗投明。我只能保证两位将军到了湖南,能各领其军,为王佐藩篱。至于其余封赏,却要看朝廷的意思了。”
高一功说道:“那闯王当怎么讲?”
文安之微微一笑说道:“不讲。本官代表朝廷招募的仅仅是两位将军,无关闯王。”
文安之决计不可能,给李自成一个追赠。只能做冷处理了。就当不知道他们两人是李自成的余部。毕竟李自成所做的事情,逼死崇祯。隆武如果给李自成一个追赠,简直是动摇自己的政治基础。
这可以说是道统的问题了。
南明小朝廷是继承大明的道统,他们自己不说自己的是南明,而是大明。而曹营的大夏,固然与李自成分道扬镳了,而他们的道统,继承王嘉胤,高迎祥的道统。为了说明大夏的正义性,就必须对这些农民军领袖褒奖。
即便罗汝才杀了李自成,也不能改变这一点,所以李自成才能得了一个大顺庄皇帝的追封。
高一功也明白这一点,他心中微微不舒服,不过大夏不能投了,张献忠的局面又不是多好的,清军与他们的仇怨一点也不浅。南明小朝廷也就是唯一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