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八十章(中)兄妹之情(IV)(中)
子近臣,若是婚事相携,这刘家就是太子一系。而刘府尊极为疼爱自己的孙女儿,从小诗书字画都是老大人亲自教的。若是如此,那刘大人显然会将麾下弟子带入太子一脉无疑。顿时这出来蹦跶的人就多了。杨家历来以士林领袖自居,这也是他们兄弟这几年在仕途上顺风顺水的一大资源。刘老太尊虽然有实力,但是一向低调,不欲张扬,也不在意功名。平时大家都没有细想,此刻才发现杨家在士林的地位远不如刘老。人家唐家老太太就是比一般人有眼光。一时之间,杨芳季没有进到唐门的原因被有心人多加了一层是因为唐家更看好刘家给太子带来的助力。这样一来,杨家更不服气了,退掉王家的婚事赢得唐家就像是一道心魔在杨家人的心中疯狂生长。 杨家老太太也在儿子和孙子们的鼓动下对唐家的婚事变得更加志在必得,头脑热的时候甚至想将两个孙女儿都送进唐家,反正唐家的孙儿也多。于是便带着媳妇孙媳和姑娘们频繁拜访唐太太和唐老太太。唐太太突然变得炙手可热之后,感觉十分好,又得了婆婆的暗示,她这回聪明地知道自家有优势,更应该吊起来卖。尽管她不是有谋略的,但也是京城世家出生,这种应对还是自如的,给了他们希望,又不会敲定,慢慢等。这次她非常愿意接受老太太的指点,慢慢地等,等老太太给她下一步指示。 而老太太突然变得特别忙,几乎没有时间接见来访的女眷,不管是唐家的还是别家的。老人家反而频繁在庄子里召见各大生意的总管,总帐房和各种各样的管事,说是为了年底盘账和增加薪的生意。唐家行事虽然隐蔽,但是杨家在朝堂这么多年也不是白混的,自有手段查出很多事情,最让他们吃惊的是唐家的生意规模。 随着老太太频繁调动各大生意的人,很多咸阳人没有在意的事情都进入了杨家和此刻关注唐家人眼界,人们突然发现在咸阳城内的衣食住行,几乎一半的生意都跟唐家的生意有关,大到客栈医馆,小到酒作坊铁器铺。而在京城,他们能够甄别出来的唐家的生意可以跟几大京城富商匹敌。而唐家的生意收入每年都会给各个子弟分红,即便是没有插手家族生意的子弟,都能有一份不低于朝廷四五品官年俸的收入。而唐家大少爷,三少爷五少爷六少爷和九少爷又是这些子弟中精明能干且肯干的,各自都将每年的分红置下了不少生息不错的产业。据说某位少爷在京城有半条街的铺子,但是收租每月都是上千两。杨家的姑娘出嫁,家里能备嫁妆也不过四五千两。在侦知这一事实之后,连唐府门口的石头狮子在杨家姐妹的眼中都可爱了很多。目标一改再改,从只要三少爷,到只要唐家的少爷正妻之位,变到最后,只要进唐家就好。 而杨家主事的两位杨大人则看到的更重要的是,唐家整体的实力和子孙之间的和睦协作。无论是出仕的,军中的,在家里打理营生的,兄弟之间关系都和睦,彼此协作,将唐家营运得像一个神秘的王国。这样实力的唐家,根本不需要拉拢他们,无论唐家支持谁,谁就是赢家。所以选择权不在他们,而是唐家,他们根本没有可以匹敌的筹码。不久之后两位看清事实后,向唐家家主发出了最诚意的投诚,之后便继续做着表面上的清流。唐家向来看得是诚意和做事,并非姻亲,故而后来杨家小姐没有进唐门,唐门也从未刻意为难过他们。 反观刘岩松这边很多人又因为师尊的打算盘算着自己将要或是可能,或是应该站的队伍,对原先已经计划的,或是已经做了的安排又重新打算。又有支持杨家的文人为了谁为士林领袖争论不休,相互通过各种方式闹意气,上上下下好不热闹。而杨家得了唐老太太的暗示,没有约束门下弟子,反而由着他们自由发挥,将水搅得更浑。 陈碧颜和太后姐姐以及齐锋齐大人很满意看着这乱哄哄的折腾,做着他们该做的事情。而当某一天刘老站出来说孙女太小,想在家多留两年,不着急嫁时,已经没有多少人在意这件事的真正起因了。刘老也很乐意地悄悄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