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卷III-5 故人重逢(IV)(中)
子。没有办法的时候,我去找过周大统领,但是那时他被皇上派去南边办事了,我也找过禁军的何副将,可是他看我已是一个废人,让人甩了一吊钱给我就把我赶出来了,高参将更是对我闭门不见。我当时到处找工碰壁,在街上潦倒之时碰到了唐将军。幸亏唐将军不计前嫌,带我去了平安客栈,替我安置,又让百草堂的大夫给我疗伤,只怕我今天真的已经因无钱继续疗伤瘫痪了,或是什么活儿都干不了,躺在街上讨饭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冻死饿死在街头了。” 一阵话说得几个禁军都一阵心寒,周围围观的人也觉得十分悲凉。 新杰轻轻揽着莲儿的肩,莲儿转头在耳边问他:“他这样报了赏银只有一百的事,会不会有麻烦?” 新杰笑笑:“不会,因为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昨天沂义不敢在现场说,因为他不知道这其中藏着什么关节和人。当时他吩咐给的赏银是一百两黄金,而齐海拿到手的是一百两白银。为了他自己的面子,咱们这位爷是要去搞清楚来龙去脉的。这就正好给我们机会,让大家信服,不是唐家捐银子给朝廷,这抚恤之事就能办好的。” “你早就知道这里面牵涉了谁?”莲儿看着身边这个男人,男人只是笑笑:“这事我早就在想怎么爆出来了,正好这是一个机会。这些人心太黑,连伤残士兵荣养的血汗银子都敢贪,不治他们天理难容。” 莲儿伸手握着他带着薄茧的手:“也许这会招来他对你的忌恨。他其实并不完全像他表面那样温润儒雅。” 他转头看着她:“你怕吗?” 莲儿轻轻摇头,他的眼中带着温柔的笑意,回握着她的柔荑,彼此之间有种默契,有时无需明言。 第二天一早,众位大臣上朝之时,就听见了丁冀中当众念出的自责书。其中重点自责作为御史,不了解民情,没有体察普通百姓和退伍荣养士兵的生活,捕风捉影,主观臆断,自请闭门思过七日,自筹粮米去报国寺为饥民发放善粥十日。众人盛赞丁冀中知错能改。杜庭禧见大势所趋,也不得不低头认错,且申请同去报国寺放善粥。只是他的认错在大多数人心中都明白是不得已三个字。杜庭禧也知道众人心中所想,只是在心里把唐新杰恨得要死。他等着太子收拾唐新杰的时候。 作为监国太子,沂义自然借此机会大赞唐家多年来低调为朝廷分忧,并承诺今后会多关照兵部和户部改善军士的待遇。说了一堆冠冕堂皇的话,一群见风使舵的人跟着夸奖了一回唐家上百年来对属下的仁慈,唐家军对大周朝戍边的贡献。还有一些大胆的,打听清楚了郭家的事,知道靖安深得皇后娘娘疼爱,沂义也喜欢这个妹妹。即便都是亲戚,当然有近有远。有人就赌上了这一点,趁机上奏要求惩治胡乱打着皇家旗号在外为恶的外戚。沂义当机立断,派特使去了华岩镇,除了调查此事,还让稽查郭家在当地是否有不良恶霸行为。若是查出,决不姑息。从而获得朝上一群文人大赞太子有大义灭亲的宽阔胸怀。 沂义在知道事情涉及靖安的第一时间就做了决定舍弃郭家。即便这次涉事的不是自己的妹妹,甚至不是皇家公主,他也要借此铲除郭家,郭家这种外戚只会拖累他。这次是唐家的兄弟,还不是专门用此来算计他,若是别人,可能正好借这个机会打压他。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唐家的兄弟帮了他,给了他一个机会,表现一下他的无私和清明。但是他也知道,以唐家的能耐,只怕唐家内部早就将消息传给了新杰,而这位兄弟却没有说明,看来他还是唐门的人。 下朝后回东宫路上,沂义始终愁眉不展,他一直思索着唐门,唐门教导子弟的第一要义是保天下太平,保百姓平安,从未说过忠君为国。太后和他将重要事务交给唐家的兄弟是否适合?为君者,当然希望天下太平,但是当这太平和他的大位有冲突 “老杨,”沂义问着身边的杨泉安:“你说天下太平是最好的吗?” 杨泉安一怔,小心地回答:“对于天下老百姓来说,天下太平当然是最好的。老百姓就那点想头,平平安安过日子。但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