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304章 传承
影师和摄像师从准备阶段开始就用长枪短炮的对着几名设计师。

    毕竟对于这几名设计师而言,前期的准备工作才是最接近他们平时工作状态的时刻,也的确让摄影师和摄像师拍到了不少好素材。

    陶文婉淡定的在镜头前为大家展示了手工旗袍相当精密的量身方式,就单单是衣袖的手臂尺寸都有好几个。

    当记者逮到空闲想要采访陶文婉的时候,她都只是笑着说道:“其实香港也有相当不错的旗袍裁缝师傅,在香港,旗袍的传承从未断过,大家可以去采访一下当地的手工裁缝师傅。”

    她并不是故意矜持,其实师父在世的时候就告诉她,当年在国内动荡时期,其实人们对旗袍的需求降到了最低,那时候什么都要供应,人们连吃饭都成问题,哪里还能有多余的精力做旗袍呢?

    可是香港不同,在香港,这一传统服饰文化却传承了下来,就在香港旗袍最低迷的时期,也有不少学校将旗袍做成了学校的校服款式,让这一传统服饰文化得以延续。

    更别说众多的香港电影中,都不乏旗袍的身影,那些精美绝伦的旗袍款式也曾让陶文婉如痴如醉。

    在这里,她不敢托大,时刻记得师父的教诲,香港的旗袍派别也是中国旗袍的一大重要分支,为旗袍的流行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而她此时的谦虚,在媒体人心目中却颇得好感。

    刚刚亲眼见证了陶文婉的量身绝技,在媒体人心中,陶文婉已经相当了得,又听说陶文婉是一代旗袍大师的弟子,这下好了,在场的记者纷纷端起相机,恨不得把陶文婉手上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记录下来。

    虽然陶文婉有些无奈,不过她也了解,媒体越关注,对于灿美和这次展览来说就越好。

    有更多人喜欢旗袍,懂得旗袍,才能让这一国粹传承下去。

    在展览会开始的当天,让陶文婉和方灿灿惊喜的是,邓展荣竟然请来了自己90岁的老父亲邓湘林。

    老先生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来了以后便仔细打量着陶文婉。

    邓展荣笑着介绍:“我父亲听说香港有旗袍展,而且有苏派旗袍大师在现场,从昨天就跟我念叨,说今天一定要来展览。”

    陶文婉不敢以大师自居:“老前辈在这,晚辈给你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