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五百九十四章 机械加工才是关键
    要想仿制一种机械,首要的难点就是测不准,尤其发动机是一个精度太高的产品,很多接合部位,轴承,曲轴等细节要求的精度很高,零点几毫米的误差都是大的,有些地方只能用显微镜看,即便是刘琅超高的智商也没有长着显微镜眼镜吧。

    有人说弄那么精细干什么,粗犷一些也没事。

    普通的机床或许粗犷一些没事,大不了换个零件就行了,反正也没几个钱,比如说当初的aod电炉,其精细程度还是跟德国的有一定差距,但是起码可以使用,只是寿命上要比原厂出品差一些,但这点差距对于中国来说是可以忽略的。

    可是发动机不成,在高温高压高摩擦的状态下,一点微小的误差就会造成巨大的磨损,发动机的寿命会极速下降,发动机就是汽车的心脏,大修一次发动机跟人做一次心脏手术也差不多,基本就是报废了。

    不仅仅是误差测不准,还有就是很多结构体,如倒角,曲率,表面粗糙度,这些也不可能测量出来或者难度极大。

    当时有人还提出了翻模,但是翻模最大的题在于公差和容差,任何设计都会留一些余量,这些看似不重要的东西实际极其重要,发动机在运转时,很多东西会因为温度和机械运动产生变形,那么就需要余量,要琢磨出余量,只能后期大量的试车,不断推翻重做上边的步骤去修正。

    另外还有,就算你能通过精确测量获得一切数据,你也不可能知道材料的成分,发动机各部位材料是完全不同的,缸盖,缸体,活塞,曲轴,各部位的物理强度和性能需求不同,选材也是不同的,为了压榨每一分性能,好的发动机对材料的追求异常苛刻,这样的材料成分更加复杂。

    但有了数据和材料还不够,如何加工,加工工艺是什么。

    除了这些以外,最根本的还是我们没有更好的机床,这是基础,基础都不行其他更不用说了。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方方面面都有差距,而是差距很大,得不到全面提升是根本就不要想去弄发动机了。

    刘琅当然知道这些原因,他也知道光凭自己也不可能把发动机的所有技术搞明白,即便各种理论数据都了解,但没有工具也没有用,可他为什么还是选择了克莱尔教授的发动机专业呢?

    很简单,他想要接触到那些美国最尖端的机床和设备。

    华夏大学现在已经把德国那三台机床的技术完全吃透了,当然,那是德国三流水平的机床,领先中国差不多十年的水平吧,通过刘琅,熊怀志和所有人的努力下,一年时间仿制了出来,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很多学生和老师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为进一步研发打下基础。

    如果接下来熊教授带着大家接着开发先进一些的机床,或许是西方第二代产品,也或许是一代半这个水平,这要用时多少呢?

    要是按照中芯科技那个模式,也就是动员全国各个部门,不惜代价的搞研发,熊教授觉得七八年时间有可能。

    耗费巨资花上七八年时间,最后只是有可能,谁敢去做?

    其实熊教授自己觉得七八年可能都是少的,十几年都有很大概率,欧美机床制造体系经过数百年时间的建立早已经完备,中国的工业体系新中国解放才建立起来,天生就差了很多,再加上近三十年来,大规模标准化的工业体系已经逐渐形成,中国又错失了这个大好机会,双方之间的差距恐怕得有五十年的时间,这就意味着人家原地不前你还得花上五十年才能追赶上,如果人家再发展,恐怕这个差距还会持续变大。

    有如此巨大的差距,刘琅不觉得国家在短时间内能够拥有可以制造发动机的技术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去学习发动机的技术,因为发动机技术是一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