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324章 邵氏片场
天下午到邵氏去喝下茶。

    香江电影两大巨头邵逸芙和邹闻怀,许望秋对邹闻怀更感兴趣,因为邹闻怀和嘉禾拥有大批人才,在为了十多年内会是香江电影的一面旗帜;而邵逸芙的邵氏人才凋零,制作水平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很快就会关闭电影业务。

    许望秋知道邵逸芙找自己干嘛,因为邵氏的电影基本上是国语片,而且大部分是古装题材,对现在香江的年轻人来说,这种题材离自己太远,没有太大的吸引力;邵氏电影在香江已经卖不动。邵氏电影想不关门,唯一的希望就是内地市场。

    许望秋对邵氏不是太感兴趣,对邵氏电影也没什么兴趣,但对邵逸芙本人还是很尊敬的。不光因为邵逸芙电影在六七十年代风靡亚洲,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上一世邵逸芙在国内兴建了一座座逸夫楼,以及一座座逸夫小学。

    邵逸芙在香江以抠门闻名,属于一分钱分两半花的那种。有一次公司剧务申请拿20港币买100个生煎馒头,邵逸芙不予批准,理由是公司食堂的馒头才一毛钱一个。由于邵逸芙过于抠门,邵氏不但措失了李小龙,还相继错过了许冠杰程龙、徐客等人,不少优秀导演和演员也因此出走,邵氏影业逐渐没落。

    不过从80年代中期开始,邵逸芙在内地持续巨额捐款,每年款项稳定在亿元港币左右。在邵逸芙离世的时候,有网友通过在线地图搜索逸夫楼,发现有几千座。这些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坐标是一座座丰碑,支撑起来邵逸夫慈善为怀的一生。

    有些人你可以不认同他,不喜欢他,但你不能不尊敬他,邵逸芙就是这样的人。

    第二天吃过中午饭,许望秋从银都出来,顺着公路慢慢往邵氏片场走。银都和邵氏属于左右两个不同的阵营,但片场都在清水湾,只不过一家在前山,一家在后山。

    1956年10月10号,香江的国民党发动“九龙暴动”,袭击亲内地的社团、学校、商店和工厂,共造成六十人死亡,四百多人受伤。长城片场和拥有众多爱国电影工作者的万里片场,也未能幸免,损失巨大。再加上,港英政府开始立法,要求工厂撤出市区,也即是说香江市区不允许再修建电影片场。

    那保安冷笑一声道:“好大的口气,还六叔请你来的。对不起,没听说过什么许望秋,许望冬的。我也没有接到让你进去的通知。我不管你谁,有多大的名气。到了邵氏就要守这里的规矩,非请勿入。”

    在这种情况下,香江佐派经过不懈努力,在资金相当有限的情况下终于选定了清水湾附近的一块偏僻廉价的土地,修建自己的新片场。

    在同一时间,在新加坡开拓电影市场邵逸芙回港,着手在香江发展制片业务。邵逸芙为打开市场缺口,倾向于发展拍摄大型题材电影,但邵氏没有自己的片场,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始谋划兴建自己的片场。由于市区内不让再修建片场,邵逸芙也相中了清水湾,在清水湾买了一块地,修建了自己的邵氏片场。

    银都的片场和邵氏片场相隔不远。许望秋一路前行,很快到了邵氏片场的门口。他抬头往厂区里看了看,只见一栋栋灰色和白色的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不但没有丝杂乱感,反而给人一种和谐感。其中一栋高大的白色建筑甚是抢眼,上面写有金色“邵氏”二字,应该就是邵氏的行政大楼。

    最近几年邵氏已经严重衰落,被嘉禾,甚至是新艺城超越。在香江票房榜的前十名中,已经很难看到邵氏的电影的踪迹。不过现在邵氏每年还是会制作十多部电影,邵氏片场依然热闹,厂区内往来的人群不断。

    许望秋看了一眼时间,才一点半。香江这边有喝下午茶的习惯,而下午茶的时间一般是三点过。现在进去找邵逸芙有点早,许望秋打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