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23章:无题
    鄂省荆州市沙市区。

    凌晨三点,老人到达。

    凌晨五点,组织前来探讨龙脉问题的修道士到达。

    早上七点,拖着箱子的赵之亮也下了车。

    他茫然的走出火车站,有点手足无措。

    其实他跟杨希请求下山也是脑子一热的事儿,现在真到了这地方,便有点不知道做什么了。

    好在灾难大大的团结了众人,就算赵之亮第一次参与这种大型的行动,也有来来往往的志愿者告诉他,要是想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那该做些什么。

    于是赵之亮就跟着人跑了。

    荆州市距离长江不远,所以受到的影响也大,不但下着暴雨,地面上也溢着没过脚面的水。

    现在城市下辖的几个镇子已经被水淹了,急需人手去帮忙转移受难者,赵之亮身手敏捷,一看就知道这人是游水的好手!

    上午九点,长江的水位达到了史无前例的46.5米,比上世纪的那次还要涨出一米,好在经过那一次的灾难,荆州大堤已经被加固了一次,足足修了有47米高,还不至于让江水越过堤坝的阻拦冲入市内。

    可是有脑子的人都知道,要是这大雨继续落下去,那么大堤被淹没也是迟早的事情。

    这已经是长江洪水到达的第五个地方了。

    前面的大堤已经宣布被洪水征服,分洪区也承载不住那么多的洪水,洞庭的湖水还在不停的蔓延进入主干道,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那么荆州市将迎来第六次洪峰。

    而且下游的鄱阳湖也在往长江内倒灌,已经把下游的水道挤占完毕,要是真的再来一次洪峰,那很有可能是洪水爆发以来,最强最大的一次!

    “我要跟这里的水利局长通话!”

    老人刚刚下飞机,就发出了自己到此的第一个命令,他需要了解最新的情况。

    没花太多的时间,双方马上接上了线。

    老人命令水利部长回答问题,部长将任务下达给具体部门,限时60分钟。

    一共六个问题,每个都是有关于洪峰的情况和分洪结果如何的。

    所幸,这些问题背后所需的各项数据早已汇总并经过分析,科学家经过严密计算,准时并正面解答了上述问题。

    于是老人临场点将,让几个科学家跟着自己,一起亲临前线,抵御洪水,并及时给予分析和抗洪方法。

    他亲自登上大堤观看,亲眼目睹了肆意的江水洪流。

    雨水打在老人的黑框眼镜上,模糊了视线。

    “分洪区的人呢?”老人突然发问,“通知他们撤离了吗?”

    “通知了,”回答者的声音被大风吹散,其中还带着初春的寒冷,“只是有一些老人不肯离开。”

    “为什么?”

    “因为上一次让他们走了,结果没有泄洪……”

    听着这人的解释,老人逐渐的回忆起当年的情况。

    那一年的洪水来势凶猛,荆江分洪区的几十万人接到了通知,说是政府要炸开大堤,用他们的家园来分散洪水。

    这是危机时期的无奈之举。

    于是近四十万的人,扶老携幼选择了离开。

    结果天意弄人,最后却是没有炸开堤坝,长江水位在最紧急的时刻停止了上升。

    现在再来一次,有些经历过这事的人便有些不乐意。

    他们不是不清楚洪水淹过来的结果,可是那些人都也是垂老之人了,不愿再背井离乡。

    发大水就发大水吧,让他们就死在家园里。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