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 11 章
    第11章

    姜安宁并没有打听梁知青要去做什么,两人约定下午四点在城里的百货商店门口碰面就分开了。

    上次和沈玉琼来过一次,邮局的方位姜安宁已经熟记于心,她摸了摸放在碎布头做成的花布包里的信,直奔邮局。

    书信和电报是这年头唯二的通讯手段,拍电报虽然快,但几个字就要一块多钱,一人们一般没什么事绝不轻易使用,相反寄信就便宜得多,姜安宁的信虽然厚厚一沓,却只要八分钱。

    邮票上是近来最热的京剧智取威虎山,她还在邮局的玻璃橱柜中看到了芭蕾舞剧白毛女、京剧沙家浜的邮票,但更多的还是学习红宝书、知识青年下乡去等政治立场和时代特色十分鲜明的内容。

    姜安宁看了半晌,心想,这些邮票要是收集起来,等过上一二十年,估计值不少钱。

    她的花布包中放着十块钱,是沈玉琼来时给她的,让她寄完信别忘了去裁缝店把做好的棉袄取回来。

    姜安宁从邮局出来后,走得却不是去裁缝店的路。

    好不容易被放出小黑屋的系统纳闷,“这条路你是想去黑市”

    上次在黑市只是匆匆一瞥,姜安宁只是记住了地方,但却没弄清楚这里都有卖什么的,上次她和牧原交易时,心里就冒出自己也可以来这里卖东西赚钱的念头,可这种地方都有自己的规矩,她这回来只是想先探探路。

    一如上次来时那样,黑市的那条巷子,除了人比其他街道稍微多上几个,打眼一看压根瞧出什么不同,有几个人背着背篓、布包,直接席地而坐,看上去更像是走累了在这里歇息,但只要经过他们面前,仔细看,就能看到背篓里放着的各色物品,有牛肉、花布,也有散发着香味的吃食,但更多的是鸡蛋、腊肠、粉条之类的农副产品。

    姜安宁打听了一圈,发现熟食卖的比生肉贵不了多少,比如肉联厂凭票供应的猪肉分三级,价钱从七毛到九毛不等,黑市上统一卖一块二,但肉做得腊肠却只卖一块五。相较于肉食,冬天常见的冬储大白菜就便宜得有些过分了,竟然连一分钱都不到。

    她来时没带背篓,几个大白菜被她用网兜提在手上,上头还搁着块用油纸包着的猪肉,除此之外,姜安宁还花三块钱租赁了几本购货证,将剩下的钱全都买成了食盐,放进了系统的储物格内。

    钱花光了,自然没能取成衣服,她和梁知青碰面时,对方看到她手里的东西,笑问,“你这是打算包饺子吗”

    姜安宁点点头,客客气气地说道,“劳烦你来回都带着我,明天来我家吃饭吧。”

    时候已经不早了,等他们回到村里,天估计就黑透了,包饺子又是个费时间的饭,只能等到明天再做。

    梁知青扬了扬手里刚买的烧鸡,笑,“我们知青约了明天小聚,往后若是再有机会,再去尝尝你的手艺吧。”

    姜安宁留意到牛车上还放置着一叠四四方方的东西,被一层布盖着。

    她心中诧异,不免多看了几眼,梁群望大概是察觉到了,神情也逐渐紧绷起来。

    这些东西是什么,姜安宁心中隐约有了猜测,但她并没有打算挑破,随口说了几句客气话,就在心里默默盘算着这次应该拿什么东西找牧原交易。

    热乎乎的饺子是不错的选择,原始部落的人应该还没吃过这样精细的吃食。

    当然,原始时代生产力低下,他们使用的工具还处于以石头为原材料的程度,想必也十分需要近现代工业生产出的铁刀铁斧等工具。

    牧原上次还问过她粮食种子的事儿,原始部落刀耕火种,现代的犁、耙、耱等农具在他们那里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