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贾珠这里跟着父亲回去二房的西跨院。
原本他以为今日父亲远归,父亲肯定要与母亲说些话,他就可以顺便溜回祖母的正院去。
结果,他父亲泡澡不要母亲陪伴,却让他在边上背书。
而且,贾珠被错一个字儿,就会收到父亲严厉的斥责。
贾珠本来背得滚瓜烂熟,并会默写的三字经,竟然背错了。
因此惹得父亲一顿雷霆震怒。
然后,他父亲不顾母亲劝解,怒气冲冲去了荣庆堂。
贾珠看着父亲后辈,欲哭无泪。
这下子他不仅不能去荣庆堂躲灾,还要留下承受母亲的愤怒。
他母亲最得意的家就是他得到父亲夸赞,今日算是倒霉到家了。
贾珠甚至有些模糊的意识到,似乎只要父亲一回家,他的日子就会很难过。
贾珠发愣的时候,就听他母亲在斥责“珠儿,你是怎么回事,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你不是都背诵的滚瓜烂熟了,怎么一见你父亲就成这样了?我给你父亲写信把你夸得花儿似的,如今你却背错了,你父亲肯定以为是我在撒谎,你这是成心让我下不了台呢?”
贾珠被他母亲饿狼似的眼神盯得心里直发慌,却是毕恭毕敬的弯腰作揖“母亲息怒,都是儿子的错……”
贾赦还在家里跟妻儿腻味,贾政颠颠的就回到了荣庆堂。
石梅问起拜师的事情,贾政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
张老爷子如何指点他作文,如何把他一篇平淡无奇的文章,增加一个词语,修改几句话之后,就变得惊艳云云。
石梅其实兴趣缺缺,她只要知道贾政有进步就成了。
如何修饰文章的话,她真是听不大懂,也不想听。
天已黄昏,贾赦父子贾珠都没露面,贾政也没有离开的意思。问明白贾政没有用餐,石梅吩咐摆饭。
因为守孝,也因为养生,石梅的晚餐很清淡。
一般都是各种米粥,再有麻将大小的小馒头花卷,今日多了几颗鸡蛋大小的红薯。
是石梅特的吩咐煮了给贾政尝鲜。
贾政认得番薯,说道“张大人十分惋惜,说是这种食物比山药滋味好许多,可惜产量不高,而今土地金贵,不能推广。还说咱们家也不差钱,可以分拨出一二亩土地栽种,说这种东西是稀罕东西,只怕在京都用来送礼也很体面!”
石梅一愣,想起刘墉的一桶江山,心中蓦然一动,还别说,大月朝年年旱灾洪灾蝗灾雪灾轮流来,只分大小,或者受灾地方不同而已。
饥饿一直存在,只是没到饿殍遍野,揭竿而起的地步。
只要摸索出红薯高产的法子,那就是活人的良方,盛世的开端!
还真是可以当成万寿节的寿礼!
嘉和帝的万寿节,正是六月二十八。
若是嘉和帝有心,即刻就能实地考察。
若是帝王英明,就会看出红薯的价值。
或许不用两年,大月朝就能大面积推广种植。
石梅顿时炯炯有神了!
但是,贾政只喜欢做文章,心里眼里只盯着科举这一块,石梅再问别的,贾政就一傻二白。
只知道张老爷子做了榆关的书吏,相当于将军府的幕府,专门替陪读将军拟定各种书信往来。
张老爷子的两个儿子名义上将军府军需处打杂。却没安排具体的差事,属于随时听后差遣那种。
其实,张家大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