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三三章 材料
    生命科学领域的一系列研究,直到今天,也无法完全依赖计算机、人工智能。

    即便在项目研究初期,譬如,一种新药的研发,在核战前的时代就广泛依赖计算机进行化合物构型的初筛,减轻测试流程的负担,加快进度,真到了化合物的进一步筛选环节,乃至临床测试,终究也不能靠计算,而要靠实验。

    更不用说,一旦研究涉及人类自身,不论药物、疗法还是基因编辑,最终都绕不开“实体测试”这一环节,否则便无法验证其有效性与安全性。

    这方面的研究,在全面核战前的联邦,有一整套庞大而细致的流程来运作。

    从生化实验室的细菌、小白鼠,到新药临床测试的(有偿)志愿者,再到被欺骗的第三世界国家之人形小白鼠,总归是可以应付得了。

    这一套体制,在西历1491年的nep大区内,似乎也可以原样照搬。

    生命科学研究所需的材料,有一些很难获得,当然其应用价值未必会有多大,无关紧要。

    譬如早年间在被人类文明所剿灭的“天花”,理论上讲,其病原体样本只在联邦与沙罗的iv级生化实验室中保存,在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后,不说nep等没有机会染指这些样本的大区,即便联邦b-n17生化实验室的所在地,ama大区,也未必切实的掌控了这一资源。

    事实上,据asa搜集到的讯息,也有一种传言:

    b-n17机构的工作者,在获知全面核战的消息后,就擅自销毁了其保存的天花、炭疽、马尔堡出血热等若干病毒样本,以免其落入恐-怖分子或野心家之手。

    这一传言,真实性尚有待辨别,方然的想法,却大抵着眼于当事者的精神境界。

    天下大乱时,为避免病毒被人利用、祸乱一方,而选择将其销毁,这当然是一种着眼于全局,着眼于整个文明世界的高尚之举。

    不过从另一方面考虑,病毒的风险,方然却并不太在乎。

    今时,不同往日,在西历1491年的北大陆、乃至全世界,人类社会的面貌已经与过去截然不同,对病毒等生化武器的抵御力,也不可同日而语。

    今天的北大陆,且看nep大区便知一二,大区管理员孑然一身、栖身于防卫严密的地下掩蔽所,民众则分别聚集在上千处彼此隔绝的定居点中,定居点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物质上的交流,更遑论人员流动,这一情形极不利于病原体的扩散。

    退一步讲,即便在冲突中,出于消耗敌对一方人口、打击其长远发展潜力的动机,向若干定居点投掷生化武器,效果也终归很有限。

    人口,对大区管理员而言,只是一种出于长远考虑而保存的资源。

    既然是资源,不论这一群人、还是那一群人,总之只要有足够数量、能够提供人才就可以。

    至于其中的一小部分,究竟会在定居点内闹出怎样的疫情,哪怕演变成《生化危机》那样的场面,也影响不了大局。

    定居点的高墙,电网,武装机器人与无人攻击机,对付区区一万丧尸,简直就是儿戏。

    故,对病原体样本这类资源,方然和治下的研究机构并无迫切需求。

    至于另一方面的需求,涉及到人自身的一系列研究,情况则复杂得多,并非一套简单的志愿者招募体系所能满足。

    聚焦到方然的关注点,“延长寿命”,就更是一个很敏感的方向。

    人类的寿限,迄今为止的研究大抵指向一百二十岁,即便现实中几乎没有人能抵达这理论上的极限,但科学研究的结论就是如此。

    永生,永不下车,是一个无止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