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九章 懒豆腐(一)
子和闺女都很出息,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赵氏对老伴儿的愧疚。

    大儿子李志平在镇里开了一间粮铺,据说每年的利润相当可观。

    二儿子李志安在山外买了一个五十亩有水塘的小庄子,据说亩产水稻能达到一百多斤,一年下来出息不少。

    而唯一的闺女李小红长的如花似玉,嫁给了康平镇里有名的财主胡姓的人家,使奴唤婢,过着少奶奶的日子。

    李家的铺子能在镇里站住脚,与胡家不无关系。

    因此,李家的日子很好过,在村里不说是头一份也差不多。

    人有了钱,低调的毕竟少,尤其是李勇生还是里胥,李家人就有些瞧不起屯里人,这也是为什么屯里人不爱来李家磨房的原因。

    有的人宁愿去隔壁村磨房磨粮食,也不去李家,就是不想看李家人的嘴脸。

    而张家据说都是从镇里的磨房磨米,然后再用骡车送回来,从来没有在李家磨过米。

    薛一梅挑着担子下了山坡后,径直顺着街道向李家走去。

    此时,家家户户都将院子里的积雪铲了出来,街上两边堆得都是积雪,但中间也扫出了一条小路。

    薛一梅挑着担子一路走一路跟人打着招呼,很快就来到了李家。

    李家的磨房在靠近门口的倒座房里,是李家特意盖出来的,是两间宽敞的泥草房,只是磨房门口留在里面,进去必须先进李家大门。

    薛一梅到了门口,将扁担放下后,见李家门口敞着门,从外面能够看清里面李家的两个儿子李志平、李志安正带着孩子们扫雪。她不禁往门口的磨房看了一眼,见里面没人便松了口气。

    李志平的长子李家大孙子李金峰,一个十五六岁的俊秀少年抬头间看到了薛一梅,停下了扫雪的动作,仔细打量了一下,见好像不太熟,就冲着东厢房喊了一声:“娘,磨房有人来了!”

    “哎哎,知道了!”随着话音,从东厢房走出了一位妇人,正是李勇生的大儿媳刘氏。

    刘氏三十三四岁的年纪,棉衣外面罩着一身半新的藏蓝色粗布外衣,个子中等,皮肤白皙,五官周正,柳叶眉,尤其是一双丹凤眼,非常漂亮。只是眉眼稍微有点吊,显得人有些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