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027重老生悔过文中的老实人
有不少来打探消息、凑热闹的村民。没定的事,林老实也不想拿出来说,免得最后没成,惹人笑话,他没回村里,而是直接去了鱼塘,拿着放在草棚里的背篓和镰刀,上山割草去了,鱼塘里的鱼一天没卖就得吃东西,要是不管了会饿瘦就卖不起价。

    王县长的到来,还在林建义家吃了一顿饭,简直可以说是这几年以来,杨树村最值得津津乐道的八卦了。

    不少八卦的村民都想知道县长说了什么,问村长,他们不敢,就把主意打到了林老实头上,可在林老实家等到快天黑都没人,他们只好散去。

    接下来几天,他们都没等到人,又见林老实还是跟以前一样天天打理鱼塘,早出晚归,渐渐地,大家的兴趣就淡了。

    转眼间到了周四,林老实提前打了两桶鱼,顺路带到县城,卖给了彭越栋的饭馆,然后才赶去县政府。

    他到得早,县政府刚上班,王县长还有事要忙,他在办公室里等了一会儿,王县长终于抽.出了空见他。

    一见面,林老实也不废话,直接把自己这几天整理出来的计划书递给了王县长:“你请过目。”

    王县长接过这个用日记本手写的计划书,一页一页地往下翻,越翻越惊讶:“林同志,你读过不少书吧?”

    这份计划书太专业了,至少王县长还没见到过这么专业的。计划书里几乎把建饲料厂的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从厂址选择到人员招聘,再到需要哪些设备,每个环节大约需要的资金量,多久能有产出,前两年的大致产量能有多少,全都一一估算了出来,每件事都是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说话。非专业人员,很难做到这么细致,如果不是知道林老实的底细,他都会怀疑林老实是请了什么高手。

    哪知林老实却摇了摇头说:“没有,我只念完了小学。”

    “你这小学比很多死读书的大学生都强!”王县长握住计划书感叹地说,看向林老实的目光更是带着满满的激赏,这个年轻人真是给了他太多的惊喜。他有种预感,这个年轻人一定会成功。

    林老实不卑不亢地说:“王县长你过誉了,不过是各有所长罢了,你让我念书,我就不行。”

    “好个各有所长,说得好!”王县长将计划书收了起来,“你这份计划做得非常详实,本来我准备了几个问题想问你,不过看过这个后我也不用问了,我要的答案都在里面了。只是这个事,我还不能马上就给你答复,你回去再等等,我们商量一下。”

    这么大的事,本来就不可能随便一拍脑袋就决定的。林老实对王县长的做法表示支持和理解。

    他说:“好的,谢谢王县长,我等你的好消息。”

    王县长收起了计划书,又问林老实:“你们村的虾稻混养模式是你最先提出来的,现在小龙虾滞销,你有没有什么好的点子?”

    林老实说出自己早就打好的腹稿:“目前小龙虾滞销的最重要原因是很多人觉得吃小龙虾不划算,宁愿花双倍的价格买猪肉也不愿买小龙虾吃,因为小龙虾没有油水,还要除去壳和爪子,他们觉得不划算。但小龙虾的蛋白质含量极高,营养丰富,含有很多人体所必须矿物质成分,经常食用小龙虾能保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如果政府愿意做主导,推广小龙虾,比如用小龙虾招待外宾或者贵宾之类的,民间会更容易接纳小龙虾,小龙虾自然也就不愁卖了。”

    这就是典型的跟风效应,现在的人还没有打广告的意识,也没有打广告的媒体,只能依靠政府和名人的公信力。如果政府在招待重要客人的宴席上,将小龙虾作为大安县的一项特产,一张名片推出去,以后小龙虾就不会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乡野美。

    王县长点点头说:“具体的

-->>(第4/8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