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大唐第一巨商》正文 第204章:皇帝的墨宝
  秦钺马上让人将李隆基的字收好,重新更换了宣纸。

    姜皎不再客气,提起笔来一阵刷刷点点,时不时地还去白瓷笔洗中洗洗笔或者蘸些清水,浓泼淡染之下,很快就在宣纸上画出了一只站在苍松之上的墨色苍鹰。

    画风如人,姜皎不愧是仅次于阎立本和吴道子的唐代书画大家,他画的苍鹰栩栩如生,不但神韵兼备,且孤傲不凡,颇有一种傲视天下的气势。

    姜皎画毕,随即用笔去砚台中饱舔浓墨,用行书落了款,并从腰间悬袋中拿出一枚不大的印章,在画作上加盖了款识。

    得到了李隆基的墨宝和姜皎的画作,秦钺心中不禁大爽,心说这顿饭可算他娘的值大了。

    相对于那五百两银子的饭钱和李隆基赏赐的那对玉瓶,秦钺更看重的是李隆基的字和姜皎的画。这两幅作品可是出自大唐皇帝李隆基和唐代书画大家姜皎的手笔,只要随便拿出一幅,虽说卖不上他前世动则两三个亿的天价,但少说也能值一两千两银子。

    加上饭钱和那对玉瓶,这一顿饭就等于卖了至少五千两银子的天价,都够秦钺再开十几家西域风情这样的大酒楼了。

    当然,秦钺高兴归高兴,但他还没有忘乎所以,还不忘巴结一下一旁的内侍省总管高力士和户部侍郎王鉷,再三请求高力士和王鉷也为他写几个字。

    高力士和王鉷推辞不过,也各自留下了一首应景的格律诗。

    因为秦钺知道,高力士可是大唐开元盛世年间一个不可小觑的人物,虽然现在高力士刚刚三十岁出头,权势还远未达到后来的呼风唤雨权倾朝野的程度,但这小子可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家伙,后来开元年间的很多重臣都倒霉在了这小子手中。

    秦钺以后很有可能还有用得着这家伙的地方,提前巴结一下还是大有好处的。

    至于王鉷,这家伙完全是靠家族门荫和拍皇帝马屁上位的佞臣,更不是秦钺能得罪得起的。人家高力士好歹还是对李隆基忠心的千古第一贤宦,就算害过几个人,那也都是出于皇帝的意思或者出于政治考量,还不至于像王鉷一样动不动就因一己私利搞暗杀。

    俗话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秦钺最怕的还是王鉷这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