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他的意料,卷宗当中几乎没有记载下来什么事情。</p>
武国的记事官这个职位一直都由同一个家族的成员出任的,这种规矩最早是由殷国使节提出的,当时的两国之间关系还算融洽,并没有像是之后争夺阿洲地域时或是在泛联邦内争夺最强成员国时那样剑拔弩张。</p>
数十年如一日的记载工作对一个人或许没有什么问题,但他的孩子同样也能够胜任这种工作吗?平定氏的国王们其实一直都对出任了记事官职务的陶家抱有戒心,在仁和王平定元昌上任之前所发生的事情也证实了陶家之中确实有着一些不轨之心。</p>
正是由于当时在任的陶明贤手书所记载下来的事实被那位私生子所看到并且利用了,才出现了平定氏族大乱的情形,武国也进入了六百年来第二次的大内战当中。纷纷割据一地的名门望族、争夺王位的数名有着平定氏血脉之人,他们早已经忘记了六百余年以前的内战是因何而起的……</p>
在仁和王掌权以后,一手谱写了此次纷乱之争的陶明贤遭到了流放,但他的家族却并没有受到太多的牵连,毕竟他们所留下的文书记载也并非子虚乌有之事。</p>
但在这个基础之上,仁和王平定元昌下令不得将记载下的实录交于他人,不得转述或口述有关于平定王所做的事迹。</p>
在陶家的记事官们再度更换了两三位之后,平定家的王者们发现由他们祖宗仁和王制订下来的规则依旧让感到难以接受,于是记事官的制度再次被改变了。</p>
那些记录下来的事务没有太大的变动,记事官这个职务也依旧由陶家之人来负责担任,不过他们所记录下来的事件被分开归类为两大种类了。</p>
前一种自然是对所记载的君王歌功颂德的记载,这些记载下的文本会保存在王宫之中供后辈们学习其中的优点,而这些文本的摹本则被寄往武国各地的收藏场馆中,让民众们在休息时有机会能够看到武国王者们所做出的政绩。</p>
后一种则是对各位平定王的昏庸或是错误决策的记载,它们被陶家在任的记录官撰写完成后,通常会直接被送入到这位国王的手中,然后大概会随着国王一同进入了陵墓,这一份记载则不会保留任何的副本或是摹本。</p>
倘若陶氏在任的官员有人被查出私自挟带了文件的话,那么他本人是不会受到任何惩罚的,但他的妻儿都要押入到永无天日的地牢之中。</p>
对于那些不在意妻儿性命的陶氏子弟来说,这种惩戒手段似乎没有什么太大影响,他们又不会丢掉性命,但是陶家人所挑选出的婚配对象,又岂能是一些不入流之辈呢?多数子弟嫁娶的,都是同等望族中的子女,他们又怎么敢将配偶的性命随意交给王族来定夺。至于那些嫁娶了比陶氏地位或高或低的成员,便更加在意自己家属的安全,自然也同样不会触犯平定家的王者们所订立下来的规矩。</p>
在平定健三病榻旁的,正是这几任陶氏记事官所记录下的事迹。它们甚至没有太多的观看价值……因为平定健三自己都清楚国力状况如何,在他接掌权利的时候,武国看似依旧是泛联邦的中坚力量,然而在他祖辈曾经的几番挥霍之下,武国王权的稳定性早已经被动摇了根基,不复从前的威势了……</p>
联想到近些年来极力推崇于恢复王权的人,莫过于他的叔父了。但他脑海中的想法与这位亲王的构想却有着极大的分别,他在考虑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