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仓!你唱的倒是挺好听,可这歌中唱的又该怎么讲?这些话就像风一样飘来飘去,咱也看不见,也摸不着,它也不认识咱,咱也不认识它,你能不能抓住一个让咱看看?”
“妫妻,你这就不懂了,这不我也认识几个‘字’,我就抓住了一个嘛,我这个‘倉’姓可是为自己造的。它可是及尊贵的,它可代表着君上一人,人下一君,人在君王之上啊。”
“噢,夫君,原来你划在咱那大门上的那个图是个‘字’呀?那个字就是‘倉頡’的倉字吗?它就是你的姓啊?”
“那是!你看我有多聪明啊?”
“嘿嘿!没脸没臊,你还真会夸自己呀!”
华山之阳,白水河畔,山青水秀,芳草萋萋。仓颉与他的妻子说说笑笑。他们正悠然悠哉地散步在阳光明媚的山间小道上。
仓颉原来只姓“侯冈”,单名一个“颉”字,侯冈颉是炎帝后期一个小小部落的首领。他们的部落分布在华山的南部地区,他们以“阳武”为都。后来,仓颉见黄帝称帝后,他也自立为帝,号称“仓帝” 。
其实,早先的人们,无论姓氏还是名字,他们只知道读音,根本不知道读音所用的是什么字,就连平时说话也是这样。
他们常说的每一句话大家都懂,他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却不知道这些话得用什么字来表示,因为,那时侯没有文字。
要说那时没有文字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早在伏羲时代文字就出现了。伏羲大帝早就创造了一些简单的文字,只不过那些文字流传的不广,没有普及到民众中来罢了。
又加上年代久远,那时的文字除了极少数人知道少部分之外,随着日月的变迁,大多数文字也都遗失了。因为那时的人也还挣扎在饥困线上,他们也没心思,更没时间去学习这些有关文字的东西。
比如人们看到刮风,就说刮风了;有人看到下雨,就说下雨了;人们看到山,就说这是山;人们看到水,就说这是水;他们看到太阳,就说这是“日”;看到月亮,就说这是“月”。
可是,大家说归说,他们心里也明白说的是什么,就是不知道说的这些话还能用一种符号表示出来。而再次开启这扇文字大门的不是别人,他就是我们侯冈部落的仓颉。
当时,仓颉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带人去阳武附近的阳虚山上打猎或游玩。阳虚山虽然不高,但景致不错,仓颉他们往往在这里乐而忘返。
有一次,仓颉在阳虚山上发现了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上就写着几个字,其中有一个“人”字,也有一个“君”字。因为这些字都是些象形文字,所以,通过推敲仓颉就认出了书写的内容。
于是仓颉就想,在这个世界上看来是君王最大了,凭什么我就不能比君王还要大呢?想到这里,仓颉就将君字和人字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人在君王之上的那个“倉”字。而后,他就将这个倉字当成了自己的姓。
又有一次,仓颉带着部落里的人去打猎,他们追着猎物一路狂跑,竟然跑到了黄帝联盟部落里去了。这下子他们就被黄帝部落的人给逮住了。
抓住仓颉的人扬言要杀了他,吓得仓颉连连求饶。可是,抓他的那人脾气不好,说他们是来侵犯黄帝部落的,说他求饶也没有用,吓得仓颉就哭了起来。
这天正巧黄帝经过这里,他见这个被抓的人仪表不凡,却在这里哭哭啼啼,黄帝就有些奇怪。而且,黄帝还发现与仓颉一起被抓的人全都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