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家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我开始还是很怀疑的,不过后来进了初中,地理知识解答了这个疑惑。
这里以“十五的月”为题,主要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十五这天全家团聚。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农历的节日人们都已经不再重视,有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十五呢?
在王朝时期(这也是我对以前王朝对战时期的称呼),一些大家族就会在每月的十五这天举行族聚会,一是为了沟通一下同族间的感情,二是为了让各支脉汇报一下一个月的收获;所以,一些游子在十五这天都甚是思念家乡。
十五的月,寄托着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他们相信家人也能够通过明月感受到他们对家人的思念。
唐代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玩月》中: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修然是玉京。
当然唐朝的王建也写了一首《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当然,也不知只有唐朝的诗人写了关于十五明月的诗,宋朝的苏轼也写了《水调歌头》,开头就交代了时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这足以证明这是一首关于十五明月的诗了,也是一首思念的诗,至于思念的佳人还是朋友佳人,这我就读不出来了,因为对古诗词并不是很了解。
还记得有一首老歌,好像是董文华老师演唱的《十五的月亮》,开头的两句是这样的: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这已经很好的告诉了我们,这首歌就是写思念的,那时上山下乡,很多知青都离开了城市中的家,来到了农村,来到了边关,这首歌就是体现出这一部分人对家人的思念,对国家的热爱。
风雨飘摇几千年,中华民族已经快要忘记了十五这一天,最多还记着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十五的月仍然没变,还是亮的,还是圆的,变得只是我们人,人们已经不在“对影成三人”了,也许是文化的忘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