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祁增裕打电话给了几个熟人,有一个就是从祁家村出来的,还有一个是他战友,都是知根知底特别熟悉的人。几个人来了一问情况,听见说王慧敏把几个小混混打了,还把人胳膊掰折了,那个表情,真的是特别精彩。祁增裕不知道是不是被刺激得过分了,居然慢慢词穷起来,都不会辩解了。
几个人见祁增裕不怎么在状态,坚辞了请客的邀请,只说改天。临走时,还都纷纷看了王慧敏一眼,心想增裕这媳妇不显山不露水的,居然是个厉害角色,往日真是看走眼了。
他们这个打量,令王慧敏更紧张了。她频频看向祁增裕,然而祁增裕一眼也没看回来,等几个人走了,就自顾自上车。
祁七为了缓和两个人的氛围,提议还是去新华书店,买了书再回去。等到了,又叫他们在车里等,她拉着祁连下了车。
新华书店在市里有两家,规模都差不多。与百货大楼隔着一条街,在个稍微安静的十字路口,就有一家。祁连还是头一回到这样大规模的书店,他几乎就只去过范公堡中学旁边的那种租书的小店,别的时候,就是在集上的书摊看书。
书店里分了几个区,教辅占了大半江山。因为有祁增裕跟着,祁七只好先去教辅的地方看看,还真就看到了以前常用的书:三级跳。她记得初中的时候,这套书是几乎人手一本的,翻看了下,祁七就拿了一本数学的,随后又找到本厚重的牛津英汉词典,回头跟旁边的哥哥说:“这个词典很贵,之前考试的时候听别人说是最好的了,可以用一辈子的。”用一辈子有点夸张,词典是一直更新的。她先前读初中时,被琳琅满目的教辅书迷花了眼,光是英汉词典就花了不少冤枉钱,走了许多冤枉路。一直到大学时,才听老师介绍,学外语,还是要买一本以英文注释英文的词典,这样才不至于因为汉英的差异,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祁连看到词典后面的定价,觉得后槽牙都疼起来了——那得买多少块排骨啊。
“爸爸给你多少钱啊?”
“没给钱啊。”
“那你怎么买?”
“刚才那个□□要钱,爸爸不是把钱拿出来了吗?他后来忘了,我就替他拿着了。”
祁连目瞪口呆,半晌,竖了个大拇指给她。
祁七在杂志区看了一会儿,不由有点失望。莫庭市还真是个小地方,许多东西都不好买。杂志那里统共也没几本,她翻了翻,最显眼的放了一排《读者》,高中时的必然读物,没想到其实早就有了的。再看,又有《知音》,只不过这个时候还没有知音合订本的调侃。她又看到《儿童文学》《童话大王》之类的儿童读物,略翻了翻,心中唏嘘不已,这就是城乡差距,她知道皮皮鲁的原著时,都已经读大学了。
来趟书店不容易,又是故意给那两口子一点四目相对的空间。祁七在里头耗了许久,仔细将仅有的几本杂志的投稿地址记到小本本上,没敢每本都买下来。只捡了几本价格相对便宜的,走时,顺手拿了本故事会,这书她总在祁增裕的包里看到,想必是喜欢看的。简短的小故事,可以陪伴长途旅行。只是在多年之后,当手机网络发达,也不知道这些风光了许多年的纸质杂志图书还有几本能活下去。
祁增裕在车里不怎么坐的住,后座上那个人是他妻子,他却有点不自在。
回头看了几次,王慧敏一直在发呆,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脱口而出就问出来了。
“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记得你以前说,你没练过,没事儿的时候就在家帮着做针线。我记得也收到过你织的毛坎肩。”
问完了,又有点后悔自己话说得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