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袁昕虽然同父异母,但也是同辈人里唯一的亲妹妹,即便说不上相依为命,却终归是要比其他亲戚走得更亲近一些。
关瓒幼年时家教严格,住进来以后不吵不闹特别听话,跟宠坏了的袁帆性格大相径庭。这孩子六岁丧父,往后不到半年母亲就疯了,他平时生意忙,全国各地到处飞,可四舍五入也算是看着关瓒长大,怎么可能没有感情?
年初孙艳红和关瓒出现问题的时候,袁志军正好在广东跟供应商谈合作,等他回来关瓒已经走了。吵架的种种细节都是后来孙艳红骂骂咧咧数落关瓒抱怨出来的,袁志军跟心里拼凑了个大概,没全信,因为家里的女人有多跋扈,只有他这个娶她进门的人最清楚。
再退一万步,关瓒是个孩子,有没有错,有多大错,这些都可以两说着。孙艳红是大人,大人把一个孩子逼走,这就是不对。袁志军在思想上有点大男子主义,只可惜在家里强硬不起来,所以心里的一番正义感落实到头口,往往只能剩下一句软绵绵的“你怎么还跟他真动气了”。
这其实是很多成年人特有的不负责任。
他们喜欢用“孩子”“大人”来鉴别对错,其目的并不在于要分出个所以然来,只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罢了。对与错在他们眼里不值得一争,家和万事兴才是最要紧的。
关瓒眼看着袁志军搅和了十年稀泥,很了解他处理家事的风格。
他抬眸看向对坐的舅舅,很乖顺地回答:“还可以,换过几份工作以后慢慢就能养活自己了。”说这话时,他眼角眉梢都挂着恰到好处的笑意,显得很温软也很懂事。而目光却没能带上那份笑容里的温度,落在袁志军脸上,像是在看一个不那么好笑的笑话。
袁志军没留意,闻言似是终于过了心里那道“没照顾好侄子”的坎儿,大松口气,点头道:“那就好……那就好!”他重复了两遍,比起回应关瓒,倒更像是在安慰自己。
“瓒瓒啊,吵架的事我听你舅妈说过,是她不对,跟你一孩子计较得太多了。”袁志军前倾身子,双手十指交合,态度特别诚恳,“你刚高中毕业,成绩那么好,不上大学多可惜?”
“回家吧,重新参加明年的高考,先读本科,如果成绩可以舅舅还能继续供你出国留学!”他看了看柯溯,声音弱了点,脸上有种家丑被外人窥见的难看,但不明显,“袁昕的病你不用担心,你舅妈那天说的都是气话。她是我妹,就算治不好我也愿意她活着,怎么可能不管她?”
说完,他稍微动了动手肘,催促旁边的孙艳红。
孙艳红眉细眼吊,天生一副凌厉相。今天却表现得格外反常,笑得温温柔柔,连声音都是细软的,她对关瓒说:“一家人哪有隔夜仇?这都半年多了,就别再跟舅妈赌气,听你叔的话,回家来住吧。”
她用词很聪明,并没有把话说满。静了几秒,女人精明的眸光饶了个弯,笑眯眯地迎上柯溯的眼睛:“不过既然柯老先生赏识,我们瓒瓒又有心走专业演奏的路,要我说干脆就继续跟您学琴,以后考国内的音乐学院。这有您栽培提携,我们家孩子肯定能有大出息!”
柯溯一直在等这话。
他好不容易把关瓒盼来,收入门下,自然不想随随便便把人放走。然而对方毕竟是亲属,还尽了十年监护人的责任,今天亲自登门拜访,好言好语地道歉讲和,他一个没血缘关系的外人,终归是没资格过多干预的。
“我觉得行!”柯溯拍板应下,转而询问关瓒,“还愿意跟老师学琴么?”
关瓒心里有疑,瞧不出舅舅舅妈这趟过来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静了有一会儿,才缓缓开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