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站着的文武百官也都侧耳聆听,不发一言,静等中间那位御史大夫念完长长的弹劾之词。待御史大夫说完,已经是许久之后的事了。
龙椅之上的皇帝也吐了一口气,朗声道:“众卿有何意见?”
不多时,吏部尚书出列道:“皇上容禀,臣以为,御史大夫所言极是。自古 “天下之盛,扬为首”,可见扬州一地何其繁华。如今扬州等地交上来的税收一年不如一年,其中必定有些贪污纳垢之徒,还请皇上彻查,追回税收的银两,以缓国库之需。”
“臣附议。”又有一人说道。对于这等对自己自身利益没有关系的事,总会有些正义之辈站出来表明态度。。
此言刚好合了皇上的心意,皇上点点头:“不知哪位爱卿愿意前赴扬州彻查此案?”
户部侍郎一抬头,正好看见张太师对自己使了个眼色。他会意地站出来,请命道:“臣不才,愿为皇上分忧。”
皇上看向秦太傅,见他面容凝重,并未立马应下。朝中的局势近年来越发明朗了,可不管怎样,无疑都会皇帝不利。
一边是皇叔,一边是舅舅,无论哪方做大都不是他乐于看见的。皇上也一直寻求着中庸之法,平衡之道。可惜他人小力薄,又有强敌在前,哪能这么容易成功。朝中这些人,他能信任的也只有太傅太保这些忠心耿耿的老臣了。
赵煊站在最前面,听到这位户部侍郎冒出来,轻蔑地笑了。
张太师一直盯着他,这会儿自然是看得分明,便问道:“摄政王这是何意,莫不是对陈大人不满?”
“哪里那里,陈大人一心为主,实在是令人钦佩,本王怎么敢不满呢?”
张太师冷笑了一声。一山不容二虎,他和赵煊从来都是不对付的,便是丁点儿大的小事,有时候也要针尖对麦芒,闹地难以收场。
如今赵煊自退一步,便两厢安好了,张太师心中快意。
不过,他显然是嘀咕了赵煊那招人恨的毒舌程度。赵煊放过了张太师,却对着那位还未曾站回原位的户部侍郎拉下了脸色:“虽说陈大人办事向来不错,可人品却值得商榷。毕竟,不侍二主的道理该是人人都懂的,陈大人明知故犯,实在是欠佳。”
“摄政王你这是什么意思?”张太师阴着脸。
“张太师,注意尊卑与措辞,对着本王的时候,得说‘您’。”赵煊提醒道,脸上挂着明媚的笑。
“好,”张太师忍下了一肚子的怨气,咬牙道,“摄政王方您方才说的,未免有挑拨离间之嫌。”
“哪里那里,本王不过是提醒陈大人要忠于皇上罢了。这扬州之事,谁都能沾,唯独陈大人不能沾。这个中原因,本王爷不好说的太明白,只要张太师和陈大人自己心里清楚就行了。”
他这样半遮半掩,却将事情弄得更加复杂了。
张太师眉头一皱,心中隐隐有不好的预感。果然,还没等他辩驳,便看着满朝文武异样的深情,更有秦太傅等人提防的眼神。张太师差点没有呕出一口血来。
那件事情,明明做的那般隐蔽,为何赵煊会知道?
若是平时,他肯定不会放任赵煊这样放肆的。只是……扬州那事,不好这样光明正大的说出来。看赵煊那模样,似乎知道里头的事情,张太师不敢赌,只能暂时忍下了。
“张太师怎么不说话了?”那边的赵煊还不愿意消停。
张太师哼了哼:“摄政王既然不愿信任陈大人,不如自个儿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