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兴的莫过于沈家在京滞留的亲眷了,这些年也真是苦了她们,十年的光景,老弱幼小的能在这偌大京城支撑下来,还真不是一般人就能做到的,生活上的苦难倒是在其次,心中的憋闷才是真正让人无法展怀的缘由。
老太太带着两个儿媳,几个孙子孙女儿艰难度日,好在闺女和外孙化险为夷,否则的话她指不定能不能撑得住呢。
如今好了,总算是苦尽甘来了,女眷们先一步地搬回到了沈家原先查抄的宅子里,家产尽管没有还回来,不过女眷们的嫁妆却是还了回来,总算不用算计着过日子了。
饶是经历了这么一番困苦,沈家人在钱财上的态度倒也没有多少的变化,颇有风骨,令人慨叹。
沈家老太太回府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打发人去了宁荣街,开口就是要接琏儿过去亲香两日。
到了此刻,贾府众人才算是知道了沈家起复的消息,府上不少的老人都是面色大变,显然是想起了十年前的那幢变故。
好在府上有老太太,太太撑着,倒也轮不着他们担心什么,况且这沈家刚刚起复,按着道理来说,怎么着也不会跟堂堂国公府起冲突吧?
大家有些不确定地想道。
十岁的贾琏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原来还有娘舅家,这可不是滑天之大及么?不是说沈家死的死,流的流了么?
贾琏虽然不好学上进,可到底也不是真的蠢货,看着奶母赵嬷嬷,狠狠地瞪了一眼,这才跟着老太太身边的姐姐去了老太太的院子。
没娘的贾琏在二婶的关怀下,长成了一个斗鸡撵狗,爱口花花的小兔崽子,至于读书上学的,那就是一句笑话,去学里有个伴儿玩儿就成了,左右这偌大的国公府以后都是自己的,还真心不需要他上进就是了。
贾琏打小儿以继承人的身份成长的,所以他完全不需要跟珠大哥那般需要刻苦上进,起三更睡半夜的,那么辛苦作甚么呢?
贾琏还真是心疼自家珠大哥呀,就得自己去奋斗前程,实在是太可怜了。
好在珠大哥自己不以为苦,别人倒也不能再说什么了。十六岁的贾珠如今是一名秀才,在国子监读书,亲事儿也订好了,是先国子监祭酒,今御史台御史的李守中之长女。
贾琏脚步匆匆进了老太太的院子,往日里他还会逗弄两句小丫头子,讨个帕子,香巾的闹闹,不过今日却是规规矩矩,步履匆忙,片刻便进了正厅。
屋内贾母,王氏正和两个中年的婆子说着话呢,两亲家之间也是尴尬,这左右也不过是些什么“你们老太太身子可好”之类的闲话罢了,如今贾琏这个正主儿既然来了,大家当即便住了嘴。
“琏儿,这两位是你外祖家派过来的婆子,说是接你过去顽上两日,你收拾收拾东西且随他们去吧。”
老太太的态度随和怜爱,与往日一般无二,贾琏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复又吩咐王氏好生地准备给沈家的礼,万不可失礼。王氏面色如常,笑意吟吟地点头下去了。
枯坐了半日之后,沈家的两位老嬷嬷总算是带着贾琏离开了贾府,前往文士胡同。
这一路上贾琏尽管有不少的话想问,可碍于一旁的赖嬷嬷,却也是什么话都没问出口。
这倒是让赖嬷嬷有些诧异了,这位小爷可真心不是循规蹈距的主儿呀,不过看着他神色中对着自己的依恋,赖嬷嬷心中一阵轻松。
沈家,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