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4.第 14 章
    墨义试卷一共有十一张,题量较大,韩叙不得不加紧时间思考作答。因为他要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写诗,相比墨义,写诗作词简直就是送命题,好在题量不多,一来是朝廷考虑到将来为官行政的更需要实干型人才,若是只会吟诗作对,而不通实务也无济于事。不直接掐掉诗赋的原因是出于科举人才不可太过于庸俗的考量。

    一字一句将墨义试卷答案誊写上去之后,已是戌时,着实是题量太大,而且在正式做答之前,往往需要将大致答案写在草稿上,思虑周全之后方可作答,古代科举,字迹清秀,卷面没有墨点,错字会让主考官们心生好感。所以誊写之时要慎之又慎。

    第一天韩叙还能从容以对,悠哉悠哉的热馕,今天确实有些焦躁了,焦躁的自然不止韩叙一人,焦躁乃是第二天的考场普遍现状。

    草草的解决完晚餐,续上几根蜡烛,反正有钱任性,总不能为了科举就把眼睛郑近视啦。

    将诗赋试卷摆在桌上,神情认真的盯着试卷,如老僧坐定久久不曾动摇分毫。若是开了直播,网友定然是要调侃‘现在你所观看的画面并非暂停,也不是卡机。’

    很久很久以后,哈哈也没有啦,一个钟头后韩叙才开始动笔,打完腹稿才在草稿纸上打草稿。修修改改到子时也才写完一首诗,而且还不算满意。想着剩余的4篇,韩叙头都是大的。“啊啊啊,我恨”少年心中暗道。

    见今日再怎么努力也是无果,少年决定先睡一觉,明天早上早点起来作答,理想是美好丰满的。

    少年躺在床上后,发现怎么睡也睡不着,心里一直记挂着诗赋的事情,努力的让自己不去想,不去惦记,可惜就是难以做到。事实证明现实是骨感的。

    从诗赋想到日常琐事,从琐事想到自己离奇的经历遭遇,不知想了多久,少年灵光一闪,连忙点上蜡烛,执笔研墨直接在答卷上写下“黄叶落后雁南归,随想浮生千万绪。千杯难解心头郁,唯有任之随它去。”笔走龙蛇,写完便直接睡下了。

    次日,少年绞尽脑汁可算是赶在收卷前把三首诗做完了。第三场是策论和周法,相较策论,周法更易,这几个月在家中不知将周法抄写了多少遍,一为背记,二为练字,所以这些天下来,少年的书法也成长不少。

    周法的出题方式乃是与案例结合去断案,唯有牢记周法每一条,才能得出合理的答案,这不仅为了考察学生对于法律的熟悉程度,也是考量考生对于具体案例的看法,究竟是法理不外乎人情,还是唯法至上的看待方式。揣摩一下出题者心思,不难得知,主考官更希望看到圆滑处事之人,二夫人死板不懂变通之人。

    这般想着,少年很快就将周法试题作答完毕。最后的策论于他而言也非难事,少年又恢复了往日的从容,仿佛昨天的焦躁不安完全不曾出现过。

    “这几天太烧脑,我要好好补补。”少年将小‘灶台’搭好,点好火,将锅烧热,放入用匕首切好的腊肉,干蘑菇,干红椒,这些自然是从家中带过来的,加水后。依次放油,盐花椒等调料,盖上锅盖后坐在床上提前查看策论的试题。

    烛火不比柴火,煮汤的过程是很漫长的。好在带的蜡烛够多,一次多点几根效果更佳。汤渐渐滚了,香味也从锅中溢出,随风飘到某些饥肠辘辘却只能啃馕的考生面前时,引起阵阵抱怨。便是巡考官都被香味所吸引,循着香味来到了韩叙的考房。只见少年舒适的坐在床上,手持试卷,是自暴自弃还是运筹帷幄那就不得而知了,再观书桌上竟全是瓶瓶罐罐,看起来像是装调料的,桌上还有一个简易煮汤的架子,那香味正是从锅中飘散出来的。

    韩叙见巡考官一直站在他考房门口,打量的目光扫过,韩叙也不惧,因为从未有过明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