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的积累是最宝贵的财富。只有记录下来,才能更好的传递、传播,与传承。
口耳相传的故事与史诗拥有相同的功效,然而“纸面记录”更为可靠。
纵观历史,壁画与石刻是非常寻常的手段,世界上到处都有发现。但是,使用受限,很不方便,尤其是在其不可移动性上。
为了获得更为方便的载体,人们因地制宜,将目光纷纷投向了身边那些相对容易到手的材料。
于是,华夏地区出现了竹简木牍,丝麻布帛,然后有了蔡伦造纸。西方,数千年前就有了纸莎草纸,之后也出现了羊皮纸。
而就在华夏的南面,一些热带雨林地区,存在一种不同于上述类型的“纸张”。
贝叶经,源于古印度,流传于中国西南及南亚诸国,是在贝叶,也就是贝叶棕()树叶上刻写的佛教经文。其纸为贝叶,其笔是铁针。
使用成本,好像,大概,可能……挺低的。
简单来说,就是把贝叶及类似植物的大叶片,加工后当纸张来用。只要能刻经文,自然也能刻写其它的东西。
制作过程也不复杂:采集叶片(选成叶,并切成固定长短);在加了酸性果实汁液的淘米水中煮制黄绿色(驱虫防腐);晾晒后压平(晒干时会沿纹路卷曲起来);用尖头木笔(铁笔尖更好)即可刻写;最后抹上锅底灰让文字凸显。
贝叶经号称千年不坏,且相对小巧轻便,性价比很不错。只要有可能,这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记录工具先放一边。
文字符号系统又该如何处理?
数字符号可以直接推广阿拉伯数字,这个毫无疑问。
首先是因为现有的数字符号实在简陋。一竖代表一根手指的一,两竖代表二……倒u代表一只手的五,倒u加个i代表六,两个倒u并在一起形似m代表两只手的十,mm代表二十……
还不如罗马数字呢。纯粹靠数指头计数,完全没有十位百位的进位概念。
阿拉伯数字就要简单高效得多,没道理不用它——虽然到处黑阿三,但源自印度的阿拉伯数字,的确是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习的成本和阻力小。虽然原本是“数手指头”且只有两个基本图形(i和倒u),但依然可视为十个不同的符号。换用阿拉伯数字无非就是变换这十个符号的形状,学习负担不大。
而真要说到可能有什么困难的地方,估计也就在“10”和“十”的进位表示上了。
问题不大。一个是从0到9,一个是从一到十。虽然在概念上有不小的差异,但等了解其运用之便利后,小小障碍自然会消去——不得不说,“零”的发明,意义重大。
其它数学符号也可以直接使用。毕竟这一整套非常的成熟。
哦,当前只需几个最基础的符号,满足简单运算就行。
文字系统的情况要复杂得多。
既然都叫华夏啦,自然是要讲汉语写汉字的啦,直接普及汉语汉字吧……可惜,不行。
全面改讲汉语就等于摧毁现有的屋子,另起高楼。现有的屋子虽然低矮破旧,新建的会更加富丽堂皇……可真要拆掉了,让男女老幼重头学……成本实在太高,不现实。
新出现的一些词语和概念,可以直接上汉语。但现有的、日常的,还得予以保留,至少近期得保留下来。欲速则不达,为了避免混乱,还是慢慢来吧。
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