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材质越硬的韧性越差,弓体越长的杠杆作用也越强。一句话:搞得不好,照样易折。
但是。
好好看看老祖宗传下来的汉字“弓”吧。之所以是类似数字3,而不是字母c,本身就说明问题了:
区分中央的握把与两边的弓臂。合适的形状,能获得相当的力学性能优化。
弓臂的形状、厚薄、渐薄变化……都会影响性能,不是随便有个样子就能有好效果的。性急吃不得热豆腐的道理先知懂。既然不急于一时,那做出样品,指明方向后,就让“专业人士”来接手吧。
弓体要加长,弓弦也要跟进改动。
棉线麻线就可以,牛筋更是上好的材料。只是,村里主流还是依靠某种树皮——也就是先知之前以为的那个草绳。
这种树皮在之前登山时还特意观察并采集过。优点就在于其纤维长且质地坚韧,的确是一种不错的素材。只是……哎,没牛筋啥,先凑合着吧。
对了,好像有弓弦泡油一说……只是用什么油,又泡到什么程度,植物纤维和动物筋腱是否都合适浸泡……
同前,自有专业人士负责。
专心搞研发,时间总是过得飞快。
待得改良后的原型“硬”弓与“模块化”木枪制作完成,时间未到斜阳西垂,却也差不多了。
费时的原因,一个在于工具不行。
开个箭槽,有锯子那可能也就几秒钟的事儿,如今却只能一点一点磨。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奈何暂时真叫没法子。
再一个,终究是处于研究阶段,而不是进行具有成熟工艺的大规模生产。先知能指明研究方向,甚至能轻易捅破那层“窗户纸”。但对于现实,要实际研制样品之时,绝大部分地方还依旧是边做边摸索,不断修改反复,甚至返工重来。
最后一个原因是,先知没手艺,俩小弟好些也只能勉强说得上“能用”……效率,不存在的。好在一切还算顺利。
样品很粗糙,也不够牢靠,但作为展示品好歹能凑合。这事儿真要成了,未来的正式产品,自有长老他们去操心。
时值族长带领的狩猎兼探索队返回,时机正好。于是先知聚集相关人等,召开了“第一次信息沟通与新装备试用”的碰头会。
会议上,先由族长展示当日收获——新材料,是先知当前最关心的地方之一。
动物类的,一只鹿型生物的蹄筋,与它分叉的角,被预定为弓弦和弓弰的测试用新材料,交由相关人员负责加工和保存。其它略过不提。
石材中,除去被指定从矿点带回的石灰石样品,其它都是些村里平时不使用也不储备的“废石”。能否变废为宝,先知将留待会后检查。
至于重点提醒,没抱多大希望,却又非常希望能找到的石炭,也就是煤,不出意外地……没有找到——带回的黑石头,一块都不能烧。
矿产这玩意儿,“是否存在”那叫是天注定;而“能否发现”,则因为当前不具备探矿技术和相关知识,只能全凭运气。所以期望值原本就不高,对先知而言自然也就谈不上失望。这等事儿,想急也急不来。
植物类,因为平时用得多,族民也熟悉。这次,除了带回一批“废材”之外,探索队主要对树脂树汁之类的做了调查和采样。
这是为了寻找更好的黏着剂材料之外,还怀着寻找橡胶、桐油、漆的念头,哪怕它们暂时用不上。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