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章1013 制陶、土窑、陶轮
也没打算做成只能拿来烧碗的迷你型。于是窑室内径暂定50公分,内高70公分。

    下方燃烧室的高被定为15公分。考虑到燃料的添加和空气的流通,面对面的两侧各留出了一个20公分宽的开口。

    上下室分隔处,修建时往内特意突出了一圈,至少是突出几个搁脚,用于放置托盘。

    在用板状石块搭出形状之后,窑室的内侧需要用黏土糊缝,并加厚作为保温层……保温层怎么也得有个3公分吧?修建时需要预留空间——先知在这里做了注释,提心自己到时候要提点小弟们。

    窑室的顶部,将以石板为盖,再覆之以黏土密封——烧制完成后,敲碎黏土,就能打开顶盖。

    先知画完设计图,还跨着手指,估算着长短,然后折枝为准:

    一根50公分(左右)的细树枝,这是窑室内径用。一根70,窑室内高用。还有15和20的,用在燃烧室。

    直接说50、70现在没有意义。没尺没标准,说了族人也不知道该是多少长短。不如预先准备的“标杆”,有了这么4根参照物,直接拿去比划就行。

    再之后。

    看过《人鬼情未了》或者知道一些制陶的人,应该对塑形时使用的旋转工作台留有印象吧。

    旋转工作台(陶轮),先知叫不出名字,但却知道不少相关信息。

    根据记忆,从某一讲述西北某地人文历史的纪录片中,先知回想起一种,样子虽土但据说已流传很长时间的结构——因为陶器制作作为源远流长却即将消失(无人愿学)的技艺,剧组特意给那工作台数个镜头,还让它转了那么几下。

    从那些画面分析,在辅之以一些工程与物理学知识,大致可以确认旋转工作台结构和原理大致如下:

    拉坯用的工作台;工作台连接到转轴;转轴添加“踏脚”,使得脚可以此转动转轴。

    大体结构分析完毕。

    筛选了几个方案之后,先知选择了“户枢不蠹”里的户枢形式:由下方带凹槽的石制底座,以及木制转轴,来构成核心。

    不过,仅依靠下方的一个凹槽,转轴是无法保持平衡的。因此,还必须在转轴的中上部,添用一个用于固定的装置来避免转轴倾倒,也避免工作台倾斜。

    固定装置,最好的自然是合乎转轴直径的环。但作为替代,用四根,或者三根木棍水平交叉包围,同样有效。当然,这些木棍也需要依靠其它木桩来固定,省略不提。

    这种户枢式的好处是,回避了“轴(承)套(筒)模式”中套筒的制作,同时自重自然也就较小。使用油脂润滑之后,与石槽以及木架之间的摩檫,应该可以让人接受(吧)。

    除了“轴套”,之前还有“加粗底座和转轴,做成类似石磨形式”的想法……制作可能更简单,但预计到摩檫力问题、使用便捷性问题,让它直接被先知枪毙了。

    决定好核心部分,先知突然意识到,台面和踏脚台的制作好像并不容易搞定。

    工作台面用的平整木板倒还能挑挑材料,慢慢加工出来。问题是要怎么和转轴连接呢?没钉子,榫卯结构是唯一的选择。可当前的木工手艺,能达到榫(突出部)卯(凹陷部)的精度要求吗?

    台面是架在轴上的,承重问题不大。但下方踏脚的那一圈……却又该怎么处理?就算榫卯能拼得出来……够牢固吗?

    ……

    榫卯结构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的技巧。

    原理不复杂,应用却不简单——先知一时间,在预料之外,一个之前忽视的地方,被难住了。

    直到石料、黏土料齐备—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