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那真叫点儿背。毕竟这是一种为了“生擒活捉”用的擒拿工具。先知想起这个东西,也是有意扩大饲养规模以便获得稳定的肉食。
除了这两个之外,先知还发布了“寻找黄泥”的“支线”任务,只为记得“黄泥好像是种好材料”。
尽管当前用河泥烧陶也还不错。可若是能有更好的材料……各位就顺道找找呗。
最大的改变,自然还得算“记录板”的出现与变化了。
短短数日,大大小小的,先知前后更新了数个版本。
首先想到的,自然而然,就是自家老祖宗的木牍。
干燥木头,劈分成片,磨平抛光。其实也就是大木片小木板。制作不复杂,材料随处有,使用碳棒书写之后,还能以石片或刮或磨的消去,方便修改和重复利用。
出于原材料的缘故,木片呈细长状,长宽比相对较大。又因为碳棒写出的字偏大,先知索性将板宽定为一个文字的大小,如竹木简一般,一片只写一行文字。然后用木工钻于上端打孔,穿以细绳以装订。
通过木牍的试制,先知深切意识到,古文之于白话短小精炼的缘故了。载体,制作困难成本大,分量沉重难携带……各种不得已之下,自然促使,甚至是逼迫文字具备“高信息熵”这一特质——恰如电报按字计费,内容较之书信必然简短。
陶板早于木牍制作。只是烧制费时,反而于后完成。
可自定义大小厚薄……可惜,薄则易碎厚则偏重。碳棒字大,32开大小,分量不轻却记不了多少东西。不得不多备几块……这样,携带又实在不便了。
笔也是几经变化。
细碳棒易折,倒尚可以外夹木片之法来解决。问题是,笔画细了之后,因为碳粉附着能力不足,稍有碰触就容易脱落,导致模糊乃至消失。
毛笔肯定不会忘记。木牍配毛笔的历史没个几千年,几百年总是有的吧。先知还知道毛笔之前用刻刀呢。然而不现实。
刻刀是自身的材料问题,没有硬金属搞不定的。毛笔的形状与好坏且不论,至少是做得出来……然而墨水制作不易——碳粉和水?浓浓淡淡的均匀问题且不提,附着力不足的毛病依旧存在。
试过画岩画所用的颜料。效果可以,奈何数量太少,经不住日常消耗。于是当做备选,以应万一。
木牍、陶板,碳棒、毛笔,这些都不是没办法改进。先知相信,只要假以时日,好好回忆、仔细思量,再加上科工院(未建立)的参与,突破是早晚的事儿。
然而,族长带回的一件不起眼小东西,一个原本归于“废材”之列的玩意儿,让先知灵光一闪——新配方get。
于是便合成开发出了新一代书写记录工具。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正如先知所言:
没有彻底的废物。只是一时未寻到合适的用途。
只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