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十六人……多出三个。
很正常。
这多出来的,是京里的一名长老及其两名高级随从。
三人负责为使节团领路的同时,也将参与会务。不过,大事自有先知乾纲独断,他们最主要的职能是旁听,以及事后的“政令传达”。
当然,先知需要咨询和建议之时,也是他们的用武之地——毕竟有些事情,也只有京里管着全局的那些人,才能了解得更加清楚。
大长老很想亲自参于……到底是上了年纪,天一冷便诸病缠身,不良于行,只得放弃这想法,转而派出几个懂事儿的去旁听学习,顺便搭把手。
所以来的三人,是京都顺位第三的长老,以及两个“预备长老”级别的跟班——级别高得很。
晚宴,其实也没啥好多说的。
使节团众人从到达华夏族聚居地的第一晚开始,一路就被震得不轻,尤其是抵京第一晚的大宴。
数日以来,但觉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在吃食方面,真叫是从未想过吃喝也能玩出这么多的花样来,好吃得都差点恨不能把舌头给吞下去。
先居的晚宴,规模是不及京都的,歌舞参与人数也要少一半。但胜在花样繁多,热闹更甚于京。
……
这些都略过不提。
休息一晚,第二天上午安排的是在各处工坊参观,以展示各类产品。当然了,使节团不是先前自家那个代表团,亲疏有分,内外有别,各个核心地区都被跳过——这个大家都理解,不至于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下午,参观继续。只是在这期间,三方使节将分别、独立、轮流滴,与先知进行“双边会谈”。
不是要做什么密谈。
前一晚宴会之后,休息之前的简会上,先知就已表示“你们所需求的,和能提供的,各不相同。我们能提供的,也绝不只精盐一项。”,于是定下了第二天的行程:
午前,派人引着使节团参观、了解华夏的当前发展,顺便思索查看各自所需。午后,找各方面谈,记录双方供需——没轮到,或结束面谈的,有空就多参观参观,没啥必要等着一旁看怎么做记录。反正到了最后,根据记录,会在晚间大会上再一同详谈。
先知说的有理,使节团也就顺势一致表示:好!就这么办。
于是,时间流转,坐拥五个聚居地,派出七名使节成员之石蹄部的两名长老,在面会与记录完成之后,准备返回参观之旅。而位于石蹄部东南方向,人口近两百,但没有“开分基”的小部落——大角部——的代表,也满怀激动与兴奋的,到达了会场。
“随便吧坐。”见长老领着两人进得屋来,先知指指附近的坐具,开始准备茶水,“我个人建议,试试这些个。”
“新试制出来的蒲团,坐着柔软舒适。都来试试。”
“就是做起来有些麻烦。用草茎麦秆编出圆墩的形状所费的力气比想象的要大。不过,在上面铺些毛皮,坐起来又柔软又保暖,天冷时用着很舒服。”
先知一边解释,一边踢踢脚边的原木长凳,也就是比大腿还粗的长直树干,补充道:“比这些硬木头条子可强多了。”
“坐坐。我们坐着聊。喝水……呃……
迅蹄的长老?”
户外阳光不错,进屋时人人背着光,让在屋里的先知看不清来人的相貌。直到递水时才发现,来的不是长老加跟班,而是两部的两位长老。
喵呜?是有谁在哪里……出了问题叫错人了?
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