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五十八章:早餐文化
    回了王府,赵楷就一头扎进了后院,找了五个擅长做晚饭的人,直接进了厨房。

    北宋的餐饮文化虽然一直领先其他的朝代,可是早餐文化却是一个短板,相对于后世种类和口味繁多的早餐选择,北宋的早餐文化就简单的多了。

    要知道早餐是一天新的灵感,它用别样的仪式感消除了我们昨日的疲乏

    还我们一股出世的清新。

    早餐除了是健康必须之外,不同地区所体现的早餐文化也是千差万别。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一直都是众多中国人眼中最为重要的一餐,所以赵楷才会想用早餐文化打响大千食府的招牌。

    柔福和楚然坐在后院,百般无聊的等待着赵楷拿着新式的美食从厨房出来。

    拿着没有被赵楷选中的御厨也都围在厨房外面,拼命的伸着脖子往厨房里面看,想要看看这一次赵楷又要弄出什么新奇的食物。

    两个时辰后,赵楷和那五个御厨从厨房出来,端着大大的托盘,直接放在了柔福面前。

    赵楷指着托盘上各式各样的早点,说道“嬛嬛,楚然,你们快尝尝好吃不好吃。”

    赵楷不是专业的厨师,对早点的认识还是从后世北京拿着大大小小的早餐店里。

    楚然没有要吃的意思,柔福却口水直流。

    赵楷指着第一种早点,介绍道“这个是灌汤包,一个可以比王楼的山洞梅花包子还要好吃的灌汤包。”

    柔福迫不及待的夹起一个灌汤包,大大的咬了一口。

    “啊,好烫,好烫。”灌汤包中的浓郁鲜美汤汁直接在柔福口中爆开,一瞬间就征服了柔福舌头。

    “虽然有些烫,不过很好吃,嬛嬛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多汁的灌汤包。”

    灌汤包,俗称汤包,也称灌汤小笼包,是汉族西关小吃,起源于北宋时期,流行于中国各地。早在北宋市场上已有售卖,当时称灌浆馒头或灌汤包子。灌汤包外形美,其内容也精美别致,肉馅与鲜汤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将吃面、吃肉、吃汤三位一体化,是一种整合的魅力。

    灌汤包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东京72家正店之一的“王楼”,制售的名为“山洞梅花包子”,号称“东京第一”。

    北宋之后,灌汤包子在开封流传下来。20世纪20年代,名厨黄继善创办“第一点心馆”,主营灌汤包子。30年代,他适应市场需求,对包子的制作方式加以革新,将原来用半发面皮和瘦皮和瘦肉掺猪皮冻糕加江米、料酒、子母油、甜面酱、小磨香油等制馅,改为用死面制皮和用白糖、味精为馅提鲜,通过“三硬三软”和面,使面皮盘筋韧光滑,不漏汤,不掉衣。

    赵楷相信,只要自己的灌汤包问世,王楼的山洞梅花包子就只能排第二了,东京第一这个名号就是自己的灌汤包了。

    那五个刚才和赵楷一起做早点的御厨,也纷纷竖起大拇指。

    “也真服了郓王了,居然能想到“三硬三软”的和面方法,使面皮盘筋韧光滑,不漏汤,不掉衣。”

    “是呀,这样的灌汤包才能称得上东京第一,王楼的山洞梅花包子和郓王的灌汤包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我也这么觉得。”

    柔福吃了几个灌汤包之后,就把目光转移到了第二种早点上。

    赵楷指着第二种早点,说道“这个是炸糕,是用糯米粉,面粉和糖做的,快尝尝吧。”

    柔福用手拿起一块炸糕,一口咬下去,立马便沉浸在炸糕的美味中无法自拔。

    炸糕是天津地区著名的回族传统小吃之一,与狗不理包子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