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龙向众人介绍侄子就一句话:“我侄子,大学生。”言语中充满了长辈对晚辈的骄傲感,如今大学生虽然越来越不值钱,但毕竟也算是一个体面的身份。
刹那间恭维声不绝于耳,不过估计大多数人不是冲着“大学生”三个字去得,而是因为他老板儿子的身份。
饶是李择两世为人,也有些尴尬,忙说道:“明年才高考呢,现在还在高三。”
怕二叔再说出什么让人尴尬的话题,连忙转移话题,问起了老家祖父祖母的身体情况。
“好着呢,二老就盼着你放假能回去,”李成龙一口喝干了碗中的小米粥,抹了抹嘴,“老儿子、大孙子,老头老太太的命根子,你这个长孙虽说不长在跟前,但最惦记的还是你。”
李成龙说这话的时候心里还真有些嫉妒的成分,李择的祖父母养育了他兄弟三人,虽说掌心掌背都是肉,可即便是亲生儿女,也很难有一碗水端平的时候,往往其中最受忽视的就是排行中中间的那个。
拿李家来说吧,李择的父亲16岁就被送进了国营工厂,从此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李择三叔李成栋为人木讷老实,从小受欺负,三兄弟中最受疼爱。
相比两个兄弟,李成龙感觉自己最不受待见,他从小就是不安分的主,经常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好不容易凭借老子的关系在镇政府找了个司机的工作却不肯好好干,那时候恰逢经商下海的浪潮,脑袋一热就跟人家跑南方倒腾大米去了。
鲁东人就没有吃大米的习惯,只是偶尔早上煮个大米粥啥的,那些南方的大米便宜归便宜,但是熬出来的稀饭一点也不香,根本卖不出去,连带着全家人吃了一冬天的大米,最后实在熬不住了,李择祖父托关系便宜处理给了镇上的政府食堂。
从那以后,老爷子就没给过他好脸色。
越是这样,李成龙越想证明自己,这些年几乎各行各业都尝试了一遍,搞过养殖、开过饭店、跟过车队、张罗过婚宴……
总之没有一行能超过两年,用老爷子的话说就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大学毕业后李择才听说巴莱特定律,社会上永远是百分之二十的人占据着百分之八十的资源,也就是说相比这百分之二十,剩下的百分之八十都不算成功者,后来创业遭遇困境的时候他总是拿这话来安慰自己。
有人说得好,人生路上总要犯错,否则正确的道路上早就人满为患了。
不过如果老是把失败归结于所犯下的错误显然是有失公允的,李择相信,大多数人到现在依然一事无成的原因除了自身的缺点之外,可能也欠缺一些运气。
“好不容易来趟岛城,也没什么好东西带给你们,这是从老家捎来的干果,你带回去给这边的亲戚朋友尝尝鲜。”李成龙说着话就从随身携带的手提袋里拿出一袋袋包装好的干果摆在了桌上。
“家里生意怎么样?二婶自己在家能忙过来吗?”李择这才隐约想起二叔做过一段时间的干果批发生意。
李父李母或许是已经对这个弟弟不报什么希望了,因此并没有向儿子说起过李成龙生意的事,甚至他们自己本身也懒得过问。
“还行,也就中秋节能忙活几天,”李成龙随口敷衍着侄子,“正准备再铺一个摊子呢,一个摊子毕竟来钱太慢。”
终于对这事有点印象了,李择脑子里瞬间激活了多年前的记忆碎片。
上一笔生意赔钱之后,二叔李成龙开始搞干果批发,尤其是青市自产的一些干果颇有些名气,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