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04章 以后哥哥罩着你
,并非是因为朱元璋真的被自己拍马屁拍昏了头,而是由于自己有“预见性”这样的逆天金手指,迎合了朱元璋的所思所想,替他解决了不少的麻烦而已。两人之间的关系,绝非是始皇帝和赵高,汉武帝和江充之流的关系,朱元璋更容不得他有半点真正的恃宠而骄。

    “如此说来到让妾身想到了一点。以前父亲在世的时候,有一次皇祖父和父亲谈话,皇祖父就对父亲说过,为君之道在于平衡,文武之道皆为国家根本,文盛则国安、武强则国泰,且不可一家独大,未来即使是要重用文臣,一来绝不可过于偏袒,二来则需进一步分而治之…嗯…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朱雨宁听完徐钦的话之后,也不知是多久的记忆被唤醒了,一边努力地回想,一边对徐钦说到。

    “这就对了!陛下心里很清楚,未来文臣势力会越来越大,他虽然也乐见其成,却也不会真给他们一家独大的机会!圣上想要的,是好几个势均力敌的文臣集团。”朱雨宁这个提醒倒是也让徐钦想起一件事,一年多以后的南北榜案!

    表面上南北榜案是朱元璋为了平息北方人民群众心里的怨气,维护社会稳定,但未必就没有在江南文官集团中撕开一个口子的想法。因为这个案子,不但南方官僚集团倒下去一批,而且在朝廷取士上形成了象征性的南北均势,为后来文官集团的天然分裂创造了温床,也让文官集团内部的复杂性显著上升,再也无法形成合力。

    “回顾”明帝国前期的朝堂生态来看,这个帝王逻辑是客观存在的,要不是土木堡那场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意外事件几乎将帝国的勋贵集团一锅端了,仅仅是文武之间的平衡要彻底打破都至少还要几十年的光景。

    只是现在徐钦没法跟朱雨宁说一年多以后才会发生的南北榜案,所以他也拿不出更多的有力证据来证明此事,只能顺势对她的判断表示赞同,进而草草了结了这场夫妻之间的政治头脑风暴。

    都察院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要说朝堂上的影响,可谓是喜忧参半。虽说这都察院是很多正统科举出身官员的“老东家”,但在目前的形势下毫无疑问也是绝大多数官员心中最害怕的一条疯狗。

    朱元璋对“科道制度”中“以小制大”的期盼,使得都察院无可避免的向“踩人上位”的方向越走越远。而在锦衣卫逐渐真的向“军事情报”方向倾斜,在内部事务上几乎销声匿迹之后,众公仆的警惕对象自然而然地变成了都察院。

    所以在两巨头一死一贬,甚至都察院整体“停业整顿”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大多数人表面上波澜不惊,甚至可能还适当地表达了一丝惋惜之情,但心里却毫无疑问都是有些窃喜的。

    只有极少数和都察院方面有特殊关系的群体,才会真正因为各种原因而感到真正的惋惜。其中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未来帝师”,太常寺卿黄湜。

    “这奸贼实在可恶!”

    黄府之中,黄寺卿在几个“心腹小辈”的面前大发雷霆。只是这雷霆之怒倒也不是冲着他们来的,而是指向了如今应天城中风头最劲的少年权贵。

    这两天他的心情可以说是糟糕透了。作为一个典型的文官代表,而且还是文官“理论派”的领军人物,虽说太常寺卿这个亚献官地位不低,但实际上职权却非常寒掺,尤其是在搞斗争的过程中,几乎就没什么可发力的点。

    总不能在祭天拜地的时候搞什么幺蛾子吧?要知道朱元璋可不是什么好忽悠的人,弄不好分分钟变人皮灯笼!这点逼数黄寺卿还是很清楚的。

    至于说皇太孙朱允炆这条线,现在也越来越难走了。虽说二人有“师徒之谊”,朱允炆也很敬重他,可是随着朱允炆越来越成熟,看待问题的眼光也越来越现实,徐钦背后的可是帝国第一武勋集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