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苏刚站起来。看看睡熟的王庆方,又看看空荡浩瀚的水面。“这个时候哪里还有船来?”他嘟哝一句就悄悄跳下船,弯腰向翠鸟摸去。当他弯腰翻上几个土坎时。翠鸟一声鸣叫。戏弄了他一把飞远了。他就想着捂抄住一窝小鸟或鸟蛋来解恨。
当他刚接近芦蒹边缘时,“噗棱”一声,一只秃尾巴鹌鹑鸣叫一声。从脚下蹿飞。听人们说,鹌鹑天生是聋子,每当快把它踩住时,才惊醒飞走。这样把王苏刚下了个激灵。他好半天回过神,又向芦蒹深处摸进。他拨开杂乱交错的柳棵和芦蒹仔细一看。地上的细沙上除了被鸟刨摊的小圆坑外。就剩几粒鸟粪。哪有什么鸟蛋和小鸟。他丧气的踹平所有鸟坑。忿忿走回船旁坐下。这时才想起动物书上说,翠鸟喜欢居住在水边峭壁上,这坡脑上那有什么翠鸟窝。怪不得自己白忙了呢。稍有呆会儿。他就又发现一种玩法来。
王苏刚轻手轻脚的回到大舱里。拿起一个准备替换的罐头瓶,往里边放了一个用玉米面蒸熟的虾食,就提着细绳。慢慢系进船边的浅水里。目不转睛的盯着,想来了个守株逮兔。
哦,我倒忘了给读者介绍。罐头瓶捉虾是怎么会事了:
罐头瓶,是在七八十年代兴盛的一种玻璃装食品保鲜用具,当把里边的食品用完后,存下来的玻璃瓶。
其实我们岗南水库里的好多捉鱼捉虾办法和工具都是从白洋淀或黄壁庄水库传来学会的。比如大小眼鱼网,鱼虾迷魂阵、绳索圈爬地虎、地笼。还有近十来年传来的探网、拉网等等。这种捉虾办法,也是从白洋淀传来的,它代替了前十几来年前从白洋淀传来的用虾篓捉虾法。用罐头瓶代替虾篓,有几大好处;一是就地取材,成本低。不用从白洋淀购买用芦苇编织的虾篓。二是由于是在透明玻璃瓶内装虾食,虾就发现的早,上虾就快。每隔一小时就有虾捉。玻璃瓶子也比苇子虾篓耐沤耐用。三是瓶子体积小,同是一条船。虾篓只能装六七百个,而瓶子可装一千左右。但瓶子也有弱点。弱点是每隔一小时左右,必须倒一遍。否则。虾就因为缺氧而臭死到里边。也经不起碰撞,一磕就碎,碎瓶还伤手。而芦苇虾篓每船只能装五六七百个,但每天只倒一两次就行。所以,用瓶比起虾篓来就辛苦的多。也是渔业圈里最艰辛的一种营生。
罐头瓶。先用比较细的口绳勒紧瓶脖下。然后,在粗纲绳上每隔两米远拴上一个瓶子。当然口绳上还拴着一个可控的虾席。虾席早先是用从白洋淀卖来的用芦苇编织的口大底细的漏斗来扣瓶口。由于芦苇编织的不如塑料包装带劈拉成丝绳编织的耐沤耐用,就被包装带取而代之。
约十几分钟后,王苏刚终于发现从岸边淹没的草棵下,爬出一个老虾来。这老虾,在水波和阳光的折射下,所形成的金丝网格里,慢慢向瓶子爬去。由于在水波的推动,水底金丝纹的滚动下。如果不是耐心观察的话,还真看不出有条贪吃的老虾,正向瓶子悄悄地靠拢。
这条狡猾的老虾,先在瓶子周围转了一圈。然后用长长的触角碰了一下瓶底,“噗”的一下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下小一团泥雾翻腾着。“完了!”王苏刚心里一声叫苦。就想把水底的瓶子,拽上来,挪个地方。刚要提,他想起了,在船窝里捉虾时,虎子不慌不忙的耐心来。他就把伸到水里的手抽了回来。睁大眼睛,观察起瓶子的四周来。果然,这条弹跳跑的老虾。又从另一个方向,向虾瓶靠拢。这次的速度快了许多。它先在瓶底用大螯去夹取瓶底的虾食。不想被玻璃隔着根本接触不到。这才爬上瓶体,寻找进口。只转了一圈,就发现了进口。因为漏斗形的虾席。是大口朝外。小口朝内凹在瓶